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引进生态膜和自组织概念 ,并运用此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与我国社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固有特性有关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社会的自组织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内分泌干扰物浓度分布和去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凌云  张锡辉  陶益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1):2741-2747
采集南方某城市3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及各工艺单元的水样,通过固相萃取-衍生化过程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检测水样中的17α-雌二醇(17α-E2)、雌酮(E1)、雌二醇(E2)、雌炔醇(EE2)、雌三醇(E3)、辛基酚(OP)、正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等8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连续4个季度的分析结果显示,3个污水厂进出水及各工艺单元中均有EDCs检出,EE2和BPA是含量最高的两种EDCs,出水中最高浓度分别达到498.9ng.L-1和2652.5ng.L-1,其他6种EDCs浓度均不超过100ng.L-1;生物处理工艺对EE2、E3、NP、OP和BPA有较高的去除率,平均去除率约为57%~85%,但对于E1、E2和17α-E2的去除率较低且不稳定;一级处理工艺对EDCs仅有低于18%的去除率;紫外辐照消毒工艺对EDCs的去除没有明显效果;EDCs浓度季节差异显著,由于雨水的稀释作用,旱季浓度约为雨季的2.5~7.8倍.本文对于了解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工艺中EDCs类物质的分布和转化特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共代谢过程扣特点,详细推导建立了一个以关键酶为中心的综合性数学模型,模型不仅包括传统的基质降解迷率和微生物生长,而且包括关键产诱导,毒性抑制和自我恢复,以及能量的调节等重要因素,模型能够在理解释文献报道的各种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是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参数。总结论述了适用于表示饮用水生物处理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几种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皮革含铬废水加碱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加碱沉淀法处理制革铬鞣废水时,MgO/CaO(1:4,w:w)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其机理包括调节pH与混凝沉淀。铬辣废水Cr^3 和色度去除率大于99%,SS去除率大于87%,但COD去除率只有47%,主要依靠协同沉陷。混合废水处理效果也很好,但铬泥沉降较差。有机杂质的存在较大地影响了Cr^3 的去除,一定量的SS有利于铬泥的沉降。  相似文献   
7.
淡水高等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化感作用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抑藻领域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具有抑藻活性的水生植物种类;讨论了水生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及其特性;阐述了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指出目前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臭氧氧化自来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可同化有机碳研究某石化地区臭氧氧化自来水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地下水原水AOC含量为413μg/L,不仅有生物稳定性,水源遭到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9.
2-氯联苯与4-氯联苯的超声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2 氯联苯 ( 2CB)与 4 氯联苯 ( 4CB)为对象 ,研究了污染物结构对超声降解的影响 .在 2 0kHz,30 8W·cm- 2 的超声波作用下 ,2CB与 4CB的准一级降解速率常数分别达到 0 1 2 8min- 1 和 0 0 98min- 1 .其反应速率的差异来自不同取代基位置导致的挥发性之差 .在 95 %的母体去除后 ,~ 80 %的有机氯转化成无机氯离子 . 1h后 2CB与 4CB溶液的TOC去除率分别达到 40 %和 35 % .  相似文献   
10.
水温对混凝过程流动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了水温变化对水处理混凝过程流动电流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上升 ,胶体颗粒的流动电流值负增长 ,胶粒的稳定性增强 ;在相同絮凝剂剂量下胶体流动电流值上升到等电点所需的时间变长 ,甚至达不到等电点 ;最佳投药量增加。因此 ,温度的升高不利于胶粒的凝聚 ,水厂应根据水温的变化对流动电流设定值作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