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主城区春夏季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通道采样器,采集重庆市主城区PM1.0、PM2.5和PM103种粒径的颗粒物样品,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1.0、PM2.5和PM10日浓度均值分别为0.057 mg/m3、0.075 mg/m3和0.120 mg/m3,主城区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对3种粒径颗粒物样品中的碳组分、水溶性组分以及无机污染元素组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车载实验,怠速法检测、简易工况法检测数据评价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在用CNG车辆排放情况,比较了CNG车与同类型汽油、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研究发现,目前CNG在用车并非绝对的环保汽车,其中在NOx的排放上,CNG车排放高于同类型汽油、柴油车0.03—14倍;在CO、THC的排放上,不同测试工况下CNG汽车表...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冬季和夏季在重庆市某代表性城区对大气中苯系物进行观测,并应用苯与甲苯特征比值(B/T)和因子分析法对苯系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源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涂料及溶剂的生产与使用以及机动车尾气和油品使用是该研究区域苯系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9.3%和16.2%。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苯系物来源构成有所差异。除受汽车尾气影响外,夏季受涂料、溶剂等生产使用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投诉集中点位、混合区和工业区;冬季,投诉集中点位主要受涂料、溶剂等生产使用等影响,其他点位可能还受到燃烧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投入产出模型中,重要系数的研究对于确定关键经济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采用损失量法对我国2002年工业废水排放的重要系数确定作了研究。通过以产业关联性和产业规模为受影响对象选取了16个公共重要系数,并由此确定了工业废水排放的关键生产链。工业废水排放重要系数的确定对于我国改进技术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政府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工业废水排放重要参数分析也可适用于SO2污染、NOx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这对我国实现十一五规划污染排放目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燃烧过程颗粒物粒径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ELPI)和稀释采样系统研究重庆市工业源、交通源、生物质燃烧以及餐饮业油烟等各类燃烧过程的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燃煤锅炉以及各类柴油交通源颗粒物数浓度峰值都表现出单峰型的变化特征,峰值主要出现在0.20~0.48μm之间;生物质燃烧和餐饮业油烟颗粒物的数浓度都呈现出双峰型的变化趋势,分别出现在核模态(0.02~0.07μm)和积聚态(0.2μm);水泥窑炉的数浓度也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分别出现在积聚态(0.12μm)以及接近粗颗粒物态的1.23~1.96μm粒径范围处.各污染源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粗粒径态,交通源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各类污染源数浓度分布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粗颗粒态的数浓度累计贡献都不到1%;质量浓度主要分布在粗颗粒态,核模态的质量浓度贡献都小于0.1%.  相似文献   
6.
重庆城区不同粒径颗粒物元素组分研究及来源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0年3—10月在主城区分别采集PM1.0、PM2.5和PM103种粒径的颗粒物样品,利用XRF分析其中的26种元素浓度。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S元素在各粒径中含量都较高,细粒子中K的含量较高,粗粒子中Si、Ca和Fe的浓度较大。富集因子分析表明,主城区Cd、S、Se等污染元素的富集系数较大,且粒径越小,富集现象越明显。利用因子分析得出土壤风沙、扬尘、燃煤的燃烧、机动车燃油产生的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排放是重庆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主城区PM 10 与能见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主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2006年PM10的污染现状,能见度和PM10质量浓度负相关,尤其采样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6。根据PM10源解析和PM10成分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应重点控制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3年1—12月运用URG-3000ABC型中流量颗粒物采样仪连续同步采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2.5)样品,选取OC/EC比值对PM_(2.5)中的SOC污染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PM_(2.5)中SOC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5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50.0%,占PM_(2.5)质量浓度的10.1%,SOC质量浓度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机动车排放是SOC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投入产出重要系数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投入产出模型中,重要系数的研究对于确定关键经济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采用损失量法对我国2002年工业废水排放的重要系数确定作了研究.通过以产业关联性和产业规模为受影响对象选取了16个公共重要系数,并由此确定了工业废水排放的关键生产链.工业废水排放重要系数的确定对于我国改进技术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政府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工业废水排放重要参数分析也可适用于SO2污染、NOx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这对我国实现十一五规划污染排放目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为了解重庆主城PM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2012-05-02~2012-05-10日在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进行了PM2.5采样.利用TOR方法分析了8种碳组分,对3个不同功能区大气环境PM2.5以及燃煤尘、尾气尘(机动车尾气、船舶尾气、施工机械尾气)、生物质燃烧尘、餐饮油烟尘这6类源PM2.5中的8种碳组分进行了特征分析.在源的碳成分谱基础上,利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得到重庆本地PM2.5的碳来源指示组分,利用因子分析法解析出各类源对不同功能区内PM2.5碳组分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船舶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生物质燃烧尘、餐饮油烟尘的OC/EC值分别为6.3、3.0、1.9、1.4、12.7和31.3.EC2、EC3的高载荷指示柴油车尾气排放,OC2、OC3、OC4、OPC的高载荷指示燃煤排放,OC1、OC2、OC3、OC4、EC1指示汽油车尾气排放,OC3指示餐饮业排放,OPC指示生物质燃烧排放.商业区OC/PM2.5为17.4%,EC/PM2.5为6.9%,估算得到,二次有机碳(SOC)/OC为40.0%;工业区OC/PM2.5为15.5%,EC/PM2.5为6.6%,SOC/OC为37.4%;居民区OC/PM2.5为14.6%,EC/PM2.5为5.6%,SOC/OC为42.8%.工业区PM2.5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汽油车尾气、柴油车尾气;商业区PM2.5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为汽油车尾气、柴油车尾气和餐饮业油烟;居住区PM2.5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为汽油车尾气、餐饮业油烟、柴油车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