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水中病毒是一项重要的水质质量标准,水体被病毒污染后,便成了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媒介.迄今为止,已发现经水传播的病毒已达一百多种。因此水病毒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一些病毒性疾病的控制及流行病的动态观察。检测水中病毒是研究水病毒的基础,虽然国外对于水病毒的研究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特别是近十年来,进展较快,并有专著出版。但对检测手段尚无规范化的方法。我国对水病毒的研究工作也刚开始。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要素总体评价分析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安阳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进行整合、分析、评价,从而对城市环境质量给出一个整体概念并在环境质量整体评价上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对脉冲放电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表明,加氨口和脉冲放电相对位置变化会极大地影响脱硫效果。从一组实验出发,通过调整加氨口和反应电极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情况下的脱硫率,并分析改变加氨位置所造成的化学反应变化。  相似文献   
4.
催化还原法脱硫是一种能够直接回收单质硫的烟气脱硫(FGD)技术,近年来倍受关注.尽管催化还原法脱硫技术所采用的催化剂的种类繁多,但是该技术所采用的还原剂的种类却相对较少.以H2、C、CH4、NH3和CO 5种还原剂为分类标准,综述了催化还原SO2为单质硫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了相关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反应机理;分析了不同还原脱硫技术的优缺点.最后,论述了催化还原法脱硫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CO还原SO2为单质硫的耐氧特性及影响其耐氧性能的主要因素,运用XRD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物相的变化及脱硫产物成分.结果表明,12% La2O3-8% CeO2/γ-Al2O3复组分催化剂比其他La2O3-CeO2/γ-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耐氧性能;脱硫温度、催化剂用量、SO2与CO的摩尔比等对催化剂的耐氧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稀土催化剂脱硫机理,并分析在有O2条件下,引起脱硫率下降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O2与CO、S发生了竞争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放电等离子体与饲养酵母联合处理味精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采用放电等离子体与饲养酵母联合处理味精废水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普遍升高,但经假丝酵母联合处理后CODCr去除率增加了38.3%,效果明显优于仅采用饲养酵母法处理的味精废水,说明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可使味精废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破坏成小分子,有利于生物降解,为味精废水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实验初步研究了联合处理后的CODcr去除率与预处理电压、预处理电流、预处理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相应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西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该区域内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剖析其污染主要症结,结合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洹河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C/MS联用仪对河流底泥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探讨了底泥与地表水中有机物种类和含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山西夏季气溶胶空间分布飞机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搭载了多种气溶胶观测仪器的飞机为观测平台,在2013年夏季首次对山西中部地区霾日及晴空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观测,得到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尺度的垂直分布廓线以及不同高度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山西夏季非降水天气条件下气溶胶粒子以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的细粒子为主,粗粒子很少.霾日气溶胶数浓度是晴空的2~3倍,主要是核模态的小粒子;气溶胶粒子数浓度随着高度逐渐减小,低空存在气溶胶累积区,逆温层的存在是导致气溶胶累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气溶胶粒子尺度随高度增加,大粒子主要分布在2500m以上的高空;不同高度上的气溶胶粒子谱均呈双峰或三峰分布,谱型基本一致,从近地面到5000m高空,气溶胶粒子谱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展宽.观测区域气团后向轨迹模拟结果显示,4000m以上高空气溶胶粒子主要是从中国西北地区远距离输送而来,3000m以下气溶胶粒子则主要来源于近地面排放.  相似文献   
10.
工业废水对洹河有机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  杨卫芳  阎波  李劲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04-206,219
采用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利用GC/MS对洹河水及焦化厂、染料厂废水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确定了工业废水对洹河造成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合物,从而为企业污水的处理和洹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