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模研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流域的,包括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湖泊相耦合的水量水质模型的数字流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流域的耦合求解,已在流域水资源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建宴了流域水质模型,并在水量模型率定的基础上进行了水质模型的率定。率定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多在30%之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湖流域的水质概况。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选择典型非圩区开展野外原位试验,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平原非圩区典型试验小区不同土地利用下营养盐在自然降雨—径流驱动下迁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导致营养盐迁移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施肥条件及植被覆盖度等,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径流量差异是导致营养盐迁移通...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区域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通市为例,对长江口区域饮用水源地53种挥发性有机物( VOCs)、6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33种农药、20种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选取汇龙镇水厂、如皋水厂、海门长江水厂3个水厂水源地进行r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水期的监测.结果表明:(1)VOCs中仅在枯水期有四氯化碳检出,33种农...  相似文献   
4.
南通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灌溉施肥带来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集南通地区蔬菜地、水稻-小麦轮作地、水稻-油菜轮作地和桑地地下水样品,分析了不同农田种植体系下的地下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蔬菜、桑地、水稻-油菜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地地下水的硝态氮(N)平均值分别为12.2,9.53,7.95和6.12 mg/L,与氮肥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地下水硝态氮超Ⅲ类标准率(20 mg/L)的为4.8%,表明地下水已部分受到硝态氮污染。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的二维水流泥沙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的积分离散,以苏州港太仓港区庵弄村岸线调整工程为例,预测采砂吹填作业产生的悬砂对长江水体的水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采砂产生的悬砂影响范围较大,但集中在江段中间,对水厂取水口有一定影响。若采取静置等措施,可将吹填作业悬砂产生的水环境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二维泥沙模型对采砂吹填作业施工可能引起水体污染的范围和程度的预测为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严重以及交叉污染等特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由于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不完善,相关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监测管理存在不足,确定非点源污染大小、少资料区域污染定量化预测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以南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为例,对非点源污染中的不确定性及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分别针对平原河网圩区和平原河网非圩区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5G与AI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5G与人工智能(AI)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架构.该架构借助边缘计算、5G高速网络、AI视频检测识别和污染物浓度预测等关键技术,使平台具备智能感知、实时监控和智能预测的能力,为实现重要生态环境信息的全天候、智能化远程自动监测和预警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南通市24座乡镇地表水厂以及199座乡镇地下水厂的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源地中有14座水厂达标,其取水量占地表水取水总量62.8%.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NH3-N、石油类、Imn.全市乡镇地下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为56座,其取水量占地下水取水总量的26.2%.全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为NH3-N、...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存在预报精度低、人工经验辅助、适用范围单一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在分析数据内在特征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性能,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实现方案。通过对多源数据集的实时制作更新、分析空气质量演变的时空特性、定义和拟合深度学习模型并部署于服务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最终实现了空气质量的多尺度、高精度实时预报服务和预报结果可视化服务。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具有更高的预报精度和更优良的应用效果,可提高预报效率,为空气质量预报服务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江口北支近20多年来咸潮超常上溯的状况,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及与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了咸潮上溯对水源地供水水质、河口区河道水质和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支咸潮上溯对北支水环境影响主要在于入侵时水体中电导率和氯化物浓度急剧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支沿线水源地的供水功能。咸潮对现有水质评价体系下的水质类别影响尚不明显,但高氯离子对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有明显的干扰。由于受堤围和水闸控制,咸潮期间入江闸门普遍关闭,导致间接水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入海主河道。部分区域咸潮上溯严重时氯化物浓度升高,水质已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北支沿线启东市24%的地下水采样点氯化物浓度已属轻度入侵水,采样区域已属于海水轻度入侵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