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环境卫星CCD数据的黄海浒苔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每年夏季都发生大面积浒苔绿藻潮,影响沿岸人民的生活、生产。考虑到其分布范围动则几千、上万平方公里,水面监测很难实施,尝试利用遥感技术对其分布和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基于中国自主产权的环境卫星(HJ1)数据,采用经典植被指数算法和人工辅助判读方法,对2013年黄海浒苔暴发全过程进行了连续遥感监测,分析了此次浒苔过程的分布和漂移路线。监测结果表明,浒苔绿藻潮首发于江苏盐城东部海域,由南向北逐渐漂移,面积逐渐扩大,结束于青岛东北部海域;该期间,浒苔最大覆盖面积达663.5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我国当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为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全新保护网络与重要监管支撑。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现状及发展历程,以优先保护单元中生态保护红线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保护重要生态空间、保障栖息地完整性和连通性以及管控人为开发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讨论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监测评估制度缺失、区域人为干扰活动增多、主动监测能力依旧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分区管控遥感监测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人为活动管控力度、加强新技术方法应用和推动各部门协同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搜集构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基本信息库,利用GF-1/GF-2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2015年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GF-1号影像显示2015年2月16日和3月25日污水处理厂均有1个二沉池有藻类分布,疑似未正常投入使用;GF-2号影像显示9月2日污水处理厂有5个二沉池和部分曝气池的廊道有藻类分布,疑似未正常投入使用;3月和9月数据对比发现,西侧的8个污泥消化罐和3个污泥浓缩池均消失。该结果与临近时期的Google Earth影像显示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遥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岸边带范围提取、生态系统高精度分类、生态结构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将景观结构指数纳入岸边带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从生态功能、生态结构和生态胁迫三个方面对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评价结果显示,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指数低于0.3,生态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较差水平,并具有明显的空间走向特征,从上游到中游呈现出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变差、再略有改善的趋势.通过对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认为人类开发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自然岸线保有率低、人为干扰强度大是造成淮河干流岸边带生态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动车噪声对居民影响的调查以及电动车噪声的测量和分析,分析了电动车噪声的危害,针对噪声产生的不同原因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分别从厂商、居民和政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减弱噪声、降低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准确快速地确定生态监察目标,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高现场环境执法效能,是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的关键.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在构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利用卫星数据提取水源保护区的风险源信息,并对水源地所有风险源实现空间定位和准确统计.基于卫星数据和平板电脑,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开发了水源地保护区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图属”一体化的业务集成,该系统可为水源地生态环境现场监察提供有利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岸线及围填海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岸线利用和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岸线和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信息提取和变化分析。通过分析辽宁省不同时期岸线变化和围填海状况,得出2014年辽宁省岸线总长度为2446.81km,32年间增加了720.27km,但是自然岸线却减少582.71km,人工岸线增加1302.98km;辽宁32年间围填海总面积为969.82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30.31km2,大连围填海面积最大,其次是盘锦和锦州,围填海面积分别是417.64km2、176.68km2及175.11km2;围填海主要集中在2010-2014年,年均围填海面积是101.98km2,其次是2000-2005及2005-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是38.23km2,1982-2000年间年度平均的围填海面积最小,为9.98km2。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围填海遥感监测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渤海地区不合理的围填海状况,选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该区域围填海状况进行了遥感提取和分析。通过分析环渤海不同时期围填海状况可知自1982-2014年环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总计是2803.51km2,年均围填海面积是87.61km2。32年来环渤海地区年均围填海面积逐渐增加,2000年之前,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小;2000-2010年年均围填海面积较快增加;2010-2012年迅猛增加,以后年均围填海面积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2012年之后年均围填海面积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体颜色是判断水体质量的重要依据,利用遥感技术检测水色异常是进行水质评估和水体污染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法。基于盐城市废黄河入海口处的GF1-WFV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影像自身光谱特征来构建水色异常判断函数,对研究区域的水色异常进行快速提取和定位,并比较分析了基于单景影像特征和多景影像特征设置判断阈值的提取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基于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可有效提取出未知类型的水色异常信息;与基于单景影像设置的判断阈值相比,基于双景影像设置的判断阈值更合理、更适用,提取速度更快,提取范围更精确,Kappa系数为0.80;另外,采用合适窗口大小进行均值滤波处理能有效防止提取结果细碎和斑块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辽河流域岸边带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阐明我国岸边带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对岸边带生态环境现状缺乏了解、保护政策缺失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水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