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模拟藻粉在土壤中降解矿化过程,然后采用室外容器培养法,比较了藻粉和缓释肥对油麦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藻粉处理组CO2释放规律为前14 d快速释放,后期变缓。经过131 d的培养,藻粉处理组土壤中有机碳较对照组最多增加了2.76 g/kg。(2)藻粉中氮素在土壤中先矿化成氨氮,后逐渐转化成亚硝氮,最终变为硝氮,藻粉矿化过程中有效氮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个培养过程中几乎没有氮损失。(3)经过131 d,藻粉处理组土壤中有效磷和总磷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4)实验测定第35天藻粉影响下土壤中与碳氮磷相关的酶活性较CK显著增加。(5)藻粉对油麦菜生物量、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氮磷供给与缓释肥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藻粉是一种易分解矿化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释放CO_2、有效氮和有效磷,并能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同时改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对油麦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和缓释肥肥效一样。实验得出有效氮施加量为87.7 kg/hm2时,油麦菜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对应藻粉的施用量为1 t/hm~2。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表层水体总磷含量遥感反演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瑶  江辉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2):2169-2177
总磷是湖泊水质参数中的主要指标,从遥感数据中获得其时空上的分布信息对于理解、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必要的。通过2009 年4 月至12 月对鄱阳湖湖区和五河入口的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利用直接遥感反演算法和间接遥感反演算法,结合MODIS遥感数据择优反演鄱阳湖表层水体的总磷含量,同时分析总磷含量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总磷TP与总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好,间接反演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②TP是鄱阳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TP含量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呈上升趋势;③鄱阳湖三个时期TP含量的空间变化明显,中心湖区TP含量相对整个湖区较低,主航区和五河入口TP含量为全湖最高区域,常年处于高含量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为原料,甲醛为氨基保护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交联壳聚糖,再对其进行质子化改性得到质子化改性交联壳聚糖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该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吸附水中硫酸根(SO42-)的吸附等温特性和动力学进行研究,最后对制备和吸附过程进行能谱分析(EDS)并对吸附剂进行了再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 h、甲醛:戊二醛:壳聚糖为4.5:0.5:3(质量比);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25℃(298 K)下,吸附容量最大可达133.87 mg/g;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DS分析表明了交联反应、质子化改性和吸附反应均已发生;该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条件优化、标准验证等建立了一种直接在海水中加入NH3·H2O溶液使稀土元素与氢氧化镁形成共沉淀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海水中14种稀土元素的方法。海水样品通过共沉淀、离心操作后,主要基体物质得到了分离,目标稀土元素实现了富集。氢氧化镁共沉淀富集的条件是1:1 NH3·H2O溶液最佳加入量为0.35 mL,沉淀清洗次数为1次,静置时间为5 min。方法对稀土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8.7%~107.1%,稀土元素的方法空白为0.008×10-12 ~0.441×10-12,方法定量下限为0.054×10-12~0.423×10-12,RSD为2.8%~8.6%。所建立的方法与海水标准物质NASS-6的测定结果一致,方法具有准确度与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海水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定量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水平下沉水植物的抑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尤其是磷浓度,可以控制藻类水华的发生.然而,经济成本很高.相对藻类而言,沉水植物对水体营养盐升高敏感性更低,且沉水植物的存在可以改变藻类的群落结构和生长速率.为探讨沉水植物在营养盐与蓝藻水华控制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有无水生植物存在下,不同营养盐浓度(磷浓度分别为0.025、0.05、0.1 mg·L~(-1),对应地表水Ⅲ~Ⅴ类)下蓝藻水华暴发(chlorophyll-a10μg·L~(-1))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初始藻浓度为5μg·L~(-1)和10μg·L~(-1)情况下,3种磷浓度下都会发生水华,磷浓度的升高会导致蓝藻水华暴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然而,在加入水生植物金鱼藻后,初始藻浓度为5μg·L~(-1)的条件下,没有形成水华.初始藻浓度为10μg·L~(-1)的条件下,各处理组在实验初始时会形成短暂水华,之后,各处理组的叶绿素a浓度均低于10μg·L~(-1),显示蓝藻生长受到抑制.因此,沉水植物存在情况下,在营养盐较高的水体,蓝藻水华也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口染毒大鼠检测妊娠动物接触吡草醚原药后引起致畸的可能性,初步评价吡草醚原药致畸危害程度。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选用的大鼠按雄、雌2:1比例同笼交配,次日清晨阴道涂片检查雌鼠,发现精子即确定为受孕第0天,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8.56、92.80、464.00 mg·(kg·d)-1)、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在雌鼠受孕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共10天,在妊娠第19.5天,处死孕鼠检查胚胎发育情况。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孕期体重增重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吸收胎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阳性对照组胎鼠外观畸形明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剂量组胎鼠外观畸形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组和阳性对照组胎鼠骨骼及内脏畸形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吡草醚原药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影响雌鼠体重增长及其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垃圾压缩站污水是一种具有高COD、高NH3-N特点的有机污水.以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为基础,通过投加高效菌株对活性污泥系统进行生物强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厌氧出水COD去除率提高约30%,好氧出水NH3-N去除率提高约20%.最终出水COD《120 mg/L, NH3-N《25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瑶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53-155
旅游的环境影响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和环境科学界研究的主题之一。不合理的旅游行为己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综述了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不足,由此展望了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研究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引进先进技术、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微波密闭消解预处理样品,采用四极杆碰撞反应池技术(CC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贻贝中Mo、V、Cr、Mn、Fe、Co、Ni、Cu、Zn、As、Cd和Pb等12种重金属,应用碰撞反应池碰撞模式(KED模式)引起的动能歧视效应,有效地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质谱干扰,选用低中高质量数的45Sc、89Y、115In、209Bi混合内标更有效地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构建确定了测定的优化条件和技术流程。结果表明,KED-ICP-MS用于测定贻贝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对12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6%~3.91%,回收率在86.2%~102.0%之间,检出限在0.001×10-9~0.118×10-9之间,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贻贝及其他海洋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理想方法,并可为海洋生物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海洋环境损害之一,其发生带来了巨额的赔偿、补偿。因此,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的专项研究十分重要,风险可保性作为确定保险标的的关键是研究的基础。本文运用法学及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基于可保性“经典定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基于可保性“现代定义”优化的可行性。同时,运用海洋数值模拟技术,选取渤海为示例海域,分析了溢油污染损害风险影响范围的可预测性,论证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