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已经在波兹南落幕。与确立了“巴厘路线图”的COP13和预期将会有关于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与行动承诺出台的COP15不同,COP14稍显平淡。相比之下,由于关系到2008年年初出台的欧盟能源/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是否能通过,以及欧盟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同期举行的欧盟峰会则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妥协,最终该政策得以通过。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回顾一下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闸述——"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又到金秋季节。这个时节也是一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组织附件一缔约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年度评审的时间段。在2020年前,每年8月下旬到10月中旬,公约秘书处所在城市德国波恩总要接待一拨又一拨国际专家,对缔约方提交的国家报告和数据表格进行集中评审。专家们在莱茵河边的公约大厦21层大会议室密集工作6天,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暨《巴黎协定》缔约方大会越来越成为参与度最高、关注度最高的国际盛会之一。以2022年底的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为例,与会的官方代表团接近200个,120多个国家元首参加开场阶段的峰会,加上非政府组织、媒体等机构,与会人员达到4万以上。两周会期,场内外的活动成百上千场,组织协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气候大会依然可以说是透明度最高的会议,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业内外人士从容地跟踪进展、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清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在清单中统一考虑了油气系统可能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清单中不仅包括了温室气体的逃逸排放(泄漏、排空),还考虑了能源燃烧中的气体排放,所考虑的温室气体种类既包括甲烷,也包括二氧化碳。采用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层次方法(Tier3),即设备清单法、操作时间法和活动水平法三种计算方法,详细地将排放源分类进行估算。该国对数据的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在如何保证数据的持续性方面的作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8月24日,就在日本宣布核污水排海的第一天以及《奥本海默》即将登陆中国影院的时候,我们恰巧行到了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海晏县的中国原子城,才清楚地知晓这块神秘土地对中国“两弹”研究的贡献,而在这之前我们只记得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这里——更具体的地名是金银滩草原——曾经是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58年,在海北州第一任州长夏茸尕布(一位活佛)的组织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中国能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政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十一五”我国各种能源规划可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不同类型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于2019年5月12日正式在日本京都IPCC第四十九次全会上通过。该方法学体系对全球各国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都具有深刻和显著的影响。解读了该指南产生的背景、过程,重点分析了指南5卷(总论,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具体修订的内容,初步评估了对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核算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针对中国温室气体清单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2023年1月苏尔坦·贾比尔(Sultan Al Jaber)博士被阿联酋任命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以来,争议声一直存在。一方面,从2010年起他担任阿联酋的特别气候大使,连续出席气候大会,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另一方面,他是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ADNOC)的执行总裁(CEO)。  相似文献   
10.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协调发展的进展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以占不到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2以上的人口和3/4的经济产出;农产品主产区的面积占比超过1/4,人口比例接近1/3;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比例接近56%,人口比例低于10%。2010—2014年,从全国范围看,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态势与其功能定位基本吻合,表现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均有微降,而重点开发区有所上升;各区产业结构均有所优化,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小于城市化地区。具体到各省,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性"进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区域划分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同为东部地区的京津冀三地,协调性进展有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三地协同发展的难度。相反,一些惯常认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例如河北、青海、山西等地,在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走在前列。部分地区低碳发展与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相对不协调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都出现了经济集聚度上升、产业结构劣化、CO_2排放大幅度上升、排放强度甚至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