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生态价值多元化实现是落实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的经济政策保障。针对当前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不完善与市场活跃度问题,以天目湖流域水质净化服务产品为例,提出一条生态保护市场化与生态产品增值的双向促进道路: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与水文水质过程模型,提出流域生态保护基准概念及其约束下生态产品交易边界,精准核算基准年水质净化产品的可交易量为1.37 t,基准价格为1186.71万元/t/年;面向近10年产品实际供需主体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三类五种”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类型,并选择设计了低端产品退出—高端产品激励的典型交易模式。生态产品交易实施为研究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市场化路径,为国内同类地区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保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天目湖溶解氧变化特征及对内源氮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弄清水库水体溶解氧(DO)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于2006、2007年对天目湖水体DO和其他水质参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表层水体,在非夏季月份,温度增加会导致DO浓度和饱和度降低;而在夏季月份,由于浮游生物的活动,导致表层DO浓度较高,并可能出现过饱和的现象.对于中、底层水体,温度分层是影响DO浓度的关键因素.温跃层存在期间底层出现缺氧现象,温度分层消失时底层又出现复氧现象,致使在1 a之中底层DO存在缺氧-复氧-缺氧交替循环的现象.水库DO浓度对内源氮的释放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大坝取水口附近,由于夏季底层水体缺氧,导致沉积物中氨氮向底层水体释放,并导致同期表层水体氨氮浓度也有所升高.对于疏浚前后水体氨氮的调查分析表明,底泥疏浚可以有效地减少夏季内源氮的释放,从而降低了DO浓度变化对氮释放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3.
天目湖(沙河水库)是下游溧阳市70多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目湖上游河流的健康程度影响着天目湖湿地的生态状况。因此,通过对平桥河、下宋河与中田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天目湖湿地的生态条件。通过对湿地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依据湿地修复理论并结合该湿地实际,对天目湖湿地修复工程措施进行探讨,为同类湿地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分析太湖及天目湖水体的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s法),应用水生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计算了31种污染物在水中和其中疏水物质在沉积物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water和PNECsed),通过收集以往报道的16种污染物在太湖和天目湖的环境浓度,用商值法求得物质的风险商并进行排序.结果发现:蒽、菲、萘、荧蒽、阿特拉津和马拉硫磷在太湖的梅梁湾和五里湖具有很大的生态风险;毒死蜱、三丁基锡氧化物和环己锡虽无环境浓度报道但很有可能具有风险.  相似文献   
5.
天目湖流域DOM和CDOM光学特性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1年1—12月天目湖流域河流及湖体中DOM(可溶性有机物)、CDOM(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河流和湖体DOM、CDOM的a350(350 nm处的吸收系数)、S280~500(280~500 nm波段指数函数拟合曲线斜率)、SR(光谱斜率比)以及M(a250/a365)值. 结果表明,天目湖流域a350(CDOM)/a350(DOM)的年均值为0.856 4,说明CDOM对光的吸收占主导. 河流DOM、CDOM的a350年均值分别为(4.24±1.89)、(3.40±1.48)m-1,明显大于湖体的(2.42±0.84)、(2.22±0.83)m-1,表明外源河流输入是天目湖中DOM的主要来源. 河流DOM、CDOM的S280~500年均值分别为(15.98±0.83)、(17.96±0.81)μm-1,湖体的分别为(19.20±1.65)、(20.34±1.73)μm-1;河流的S280~500及SR均显著低于湖体,表明天目湖流域河流和湖体中CDOM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天目湖流域DOM与CDOM的M值与S280~500呈显著线性相关,河流DOM与CDOM的M值年均值分别为(5.54±0.81)、(6.54±0.95),显著小于湖体的(7.54±0.98)、(8.28±1.23),表明湖体中的DOM分子较小. 受人类活动、土地利用、降雨径流等因素影响,天目湖流域DOM、CDOM的丰度及光学特性均呈明显的季节性差异,a350与SR在DOM与CDOM中表现的季节性差异较为一致,可以相互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利用1:1000、1:10000地形图作GIS判读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天目湖湿地公园进行规划。在将天目湖湿地划分成平坦开阔区、岛山、浅冲和廊道4类斑块基础上,以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突出绿斑、蓝带、开敞空间的整合为规划控制思路,对规划出的水生花卉园、湖滨生态园、平桥河生态廊道、芦苇园、林岛园、“双龙”入湖生态景观带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人居园7类用地布局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目湖是江苏省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了天目湖的水环境的巨大破坏。文章根据对天目湖的全湖周年水质观测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在阐述天目湖水环境现状、旅游资源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天目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良好的水质是天目湖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首要条件;明确划定天目湖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截污工程;恢复植被,控制氮磷的入湖量;养殖业适度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天目湖湿地公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利用1∶1000、1∶10000地形图作GIS判读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天目湖湿地公园进行规划。在将天目湖湿地划分成平坦开阔区、岛山、浅冲和廊道4类斑块基础上,以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发挥廊道的生态功能,突出绿斑、蓝带、开敞空间的整合为规划控制思路,对规划出的水生花卉园、湖滨生态园、平桥河生态廊道、芦苇园、林岛园、"双龙"入湖生态景观带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人居园7类用地布局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天目湖流域湿地对氮磷输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兆富  刘红玉  李恒鹏 《环境科学》2012,33(11):3753-3759
选择太湖地区天目湖饮用水源地的平桥河流域与中田河流域,综合利用遥感、GIS技术和野外水质监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流域湿地与河流水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平桥河流域与中田河流域湿地数量多,斑块密度分别为7.5个.km-2与7.1个.km-2.平桥流域湿地上下游分布广泛,多位于距离河流500 m范围之外,中田河流域湿地则相对集中于下游河段500 m范围内.②湿地对流域氮磷营养盐输出具有显著的截留效果.中田流域湿地对氮具有较强的截留效果,氮素浓度自上游至下游降低明显,而对磷的截留效果表现不明显.从季节响应来看,中田流域湿地在春季和冬季表现出TN和DTN浓度与流域湿地面积百分比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平桥流域湿地则在秋季对氮输出具有显著影响,表明湿地对氮磷的截留功效具有强烈的季节效应.③合理恢复一定数量的湿地面积,特别是增加河道附近湿地面积和数量,对河流水质具有改善作用.但氮磷营养盐在流域内的输移过程复杂,湿地的面积、位置、密度、生态系统结构等因素以及流域空间尺度、地形坡度、采样时间间隔及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都对物质输移过程产生影响,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待于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0.
根据系统论、环境价值论和人地关系理论构建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定量分析2005年和2015年溧阳市天目湖的生态安全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信息熵权探寻生态安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沙河水库下游的旅游优先开发区生态安全状况较差,大溪水库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较好。在时间尺度上,所有区域的生态安全等级都有所提升,旅游优先开发区的生态安全等级出现较大正向波动。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因子、人口因子和引起环境变化政策响应因子是决定天目湖生态安全的关键性因子。通过对政策、产业和人口之间的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库的作用过程分析发现,人类的环境再生产活动能够降低生态压力、提升生态响应,从而改善水库型旅游区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水库型旅游地;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天目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