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18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chemicalcontaminants by sediments poses a potential threat to endemiclife forms and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Trace metals such asCd, Cu, Cr, Ni, Pb, and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are among awide variety of contaminants having an affinity for sediments.In this stud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simulating sedimentresuspension in the lower Housatonic River, Connecticut, using aParticle Entrainment Simulator. Analyses of grain sizedistributions, porosities and total organic contents of thesediments suggested that these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redistribution and entrainment of settleable solids in the watercolumn. These findings were established by evaluating the impactof one parameter on sediment resuspension as a function ofstream flow with the other two characteristics being heldconstant. Total suspended solids an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resuspension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3.2 to 20648.3 mg L-1,and 1.5 to 1823.8 mg L-1, respectively, with subsequentincreases in flow rates from 9 to 6 dynes cm-2. The resuspension concentrations were augmentedby sediment porosity (22.0 to 57.5%), percent finer grain-size distributions at 0.1 mm, and total organic content (2.7 g kg-1 to 29.0 g kg-1). Using K p values, and the dissolvedcontaminant levels of various trace metals, the particulatecontaminant levels of the metals were determined under variousoscillation rates. As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creased withincreased stream flow, there was an overall general increasefrom 0.02 to 33.6 g L-1 in the particulatecontaminant levels of Cd, Cu, Cr, Ni and Pb.  相似文献   
2.
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配系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从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公式,研究了以不同极性相上测得的烃类化合物保留指数预测其分配系数的准确性,得出弱极性柱上测得的化合物保留指数能更准确的预测其分配系数,从而为烃类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和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Itiswidelyrecognizedthatthephysicochemicalprofileoforganicchemicalslargelydeterminestheirdistributionbetweenenvironmentalmedia .Fortheenvironmentalbehaviorsoforganiccontaminants,watersolubility(SW)andoctanol 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KOW)aretremendouslyimportant.Octanol 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hasbeenwidelyrelatedtobiochemicaland orbiologicalactivityinquantitativestructure activityrelationships(QSARs) (Leo ,1 971 ) .Watersolubilitycorrespondstothedispersiontendencyandtothereca…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次、二次及多次相平衡/液上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挥发烃及其气液分配常数的理论关系式。给出分配常数倒数与定量分析误差存在线性关系;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分配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与双区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双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多环芳烃的致癌性与其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并利用该方程计算了77个多环芳烃的致癌性。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紫木凼金矿区CN- 、As、Hg、Pb、Zn五个污染项目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污染预测。氰化物虽然是剧毒污染物 ,但它具有很强的自净降解作用 ,对矿区的污染影响不大 ,只是对于废液池的清洗外排必须先治理后排放。建立了As、Hg、Pb、Zn在各个污染途径中的定量分配模式。该模式表明 ,开采过程中As、Hg、Pb的大部分 ( 64 %以上 )进入废液池外排 ,其余的进入矿渣。在此基础上 ,对这些元素从 1 989年到 2 0 0 0年的开采总量、进入废液、土壤、积水坑的分量进行了计算 ,并给出了在堆场下伏粘土中各元素的饱和吸附量和开始外排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应用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超南  秦延文  郑丙辉  张雷  曹伟 《环境科学》2013,34(5):1715-1724
采集湘江衡阳段2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和Cd)含量及赋存形态、以及孔隙水中重金属含量,根据相平衡分配法的基本理论,考虑参与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的重金属组成,实测法计算重金属的沉积物-水相平衡分配系数(Kp),分别引用美国EPA制定保护水生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基本连续浓度(CCC)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建立两种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SQC)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基于美国CCC建立的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与国内外研究成果相比可比性较好,4种重金属(Cu、Pb、Zn和Cd)的SQC值分别为64.62、55.57、1 360.40和2.34μg.g-1,此SQC具有保护长期生活于沉积物中的底栖生物不受重金属慢性毒性影响的意义.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将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与沉积物质量基准值(SQ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沉积物中Cd和Pb含量水平对底栖生物具有较大的慢性毒性影响,Cd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史思  王素兰  李瑞  邢传宏 《环境科学》2012,33(6):1923-1929
用次毫米过滤(sub-milliFiltration,SMF)组件将生物处理系统内的污泥分为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使高浓度区保持大量污泥,强化对有机物的去除,使低浓度区污泥浓度满足膜分离的要求.主要验证了小回流比(R为0.5、1.0、1.5、2.0)条件下污泥浓度分区的效果,考察了采用SMF组件后,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并将各小回流比条件下A、B两区污泥浓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做比较.结果表明,在小回流比条件下可实现污泥浓度分区,低浓度区的MLSS在9 g.L-1以下,高浓度区的MLSS在20 g.L-1以上;系统的COD平均去除率超过90%;A、B两区MLVSS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分区疏散转化为分配问题(Allocation Problem),并采用启发式的A*优化算法,对人员位置固定的公共场所分区疏散进行研究。进一步利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行为模拟仿真系统,在充分考虑公共场所中每个人员的状态、人员之间以及人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对疏散分区的效果进行模拟;通过与未分区的模拟结果相比较,可以认为,分区疏散有助于人员快速疏散,大大缩短整体避难时间,而且基于移动路径搜索的分区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在太湖冬季不同风速下(0.8、1.8、2.7、3.2、4.0 m·s-1)采集了不同深度(水深0.1、1.0和1.8 m,分别记为上、中和下层)的水样,测定了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砷含量及水质参数,计算了砷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以期了解在太湖生物活动最低的阶段,风浪扰动作用对砷在水相和悬浮物相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风浪作用的加强,水体总砷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悬浮物总砷含量及砷的分配系数降低,说明风浪作用可以降低悬浮物吸附砷的能力,以至于促进砷从悬浮物中的释放,进而使水体中的溶解态砷增加.相关性分析及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发现,砷分配系数的降低与在风浪扰动的影响下悬浮物浓度和溶解氧的增加,以及叶绿素a浓度的下降有关.不同风速下各参数的垂向分布变化显示,风浪扰动对中下层的砷分配系数以及中层的悬浮物砷含量影响较大;风速变大时,中层溶解态砷含量升高,上层与下层溶解态砷含量降低;而风浪扰动作用对水体总砷的分层变化影响不大.悬浮物浓度、砷浓度及分配系数均在3~4 m·s-1风速下发生变化,且呈现与之前不同的分层特征.4 m·s-1可能是一个临界风速,在4 m·s-1以上的风速下风浪占主导作用,而4 m·s-1以下是湖流与风浪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