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选取国内目前运营线路沿线的1个高架车站和1个地面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列车高速通过引起的站台振动进行现场测试,获得列车以350 km/h速度通过车站时,高架站台和地面站台的振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高架车站站台不同位置处振动均高于地面车站站台,并且不同区域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地面车站站台不同区域振动特性基本一致,Z振级平均比高架车站小6~11 dB。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德国铁路噪声在线监测的应用背景,介绍了德国铁路噪声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包括测量站点的选取原则、技术结构和具体信息,列车声压级曲线时域连续变化图、单次列车通过声压级曲线图、单次列车通过参数表和等效声压级曲线图/表等测量结果的表达方法,以及无效数据的处理方式等,为我国建立铁路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主要由结构诱导涡旋及结构表面的流体压力梯度变化形成,针对这2种噪声产生机制,结合DES分离涡模拟方法及Lighthill声比拟理论,计算了受电弓变截面弓杆及仿生表面织构2种气动降噪方式的声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本体结构及表面优化均可有效降低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弓杆截面型式的改变会影响周边压力场的分布特性,进而改变结构自身表面声功率特性,实现降噪的效果;仿生表面织构通过在结构阵列面上形成二次涡群来降低结构表面气动噪声;倒角式横杆、椭圆形臂杆及菱形凹坑表面声学特性优于其他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采用地下线的形式穿越城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关注。通过现场测试,对大断面盾构隧道内的铁路振动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当动车组以80 km/h速度通过隧道典型断面时,钢轨的铅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接近200 m/s2,轨道板的铅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接近1.5 m/s2,隧道壁的铅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接近0.1 m/s2。大断面盾构隧道内的振动衰减规律与以往不同,钢轨至轨道板的Z振级最大值平均衰减8 dB左右,轨道板至隧道壁的Z振级最大值平均衰减超过40 dB。  相似文献   
5.
地下高铁站作为相对密闭的空间,在列车高速通过时将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气动效应,导致车站内附属结构物的风致振动响应。针对某城际铁路地下车站开展了列车气动荷载特性试验研究,在隧道壁、轨旁砌体墙、站台屏蔽门及结构柱表面布设了风压传感器,对采集的列车风压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列车由明线进入隧道时,在列车前部形成压缩波,并以声速传播至前方地下车站形成微气压波,车身通过测点位置时产生“正-负-负-正”的列车风压,并在短时间内发生换向;地下车站微气压波极值远小于列车自身携带的列车风压极值,活塞风井可有效降低进站端砌体墙及站台屏蔽门表面的列车风压;车站出站端结构表面的气动荷载明显大于进站端,正线通过的列车在进入地下高铁站站台区域时形成了新的活塞效应。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车站候车厅具有空间大、噪声源组成复杂等特征,关系旅客候车的舒适度.利用主观调研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不同规模车站候车厅的声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调研及测试结果,繁忙时段候车厅噪声达到70 dB(A)以上,是旅客烦恼的主要因素;候车厅内混响时间普遍较高,混响时间超过5s对广播清晰度有较大影响;列车通过车站...  相似文献   
7.
介绍《铁路环境测量环境噪声测量》(TB/T 3050—2022)主要修订情况,与《铁路沿线环境噪声测量技术规定》(TB/T 3050—2002)对照,主要更改了测量仪器、测量布点相关要求、传声器位置、测量时段、仪器的动态范围、气象条件要求、背景值修正、记录内容、测量报告要求、测量记录表格式和昼间(夜间)等效声级计算方法;删除了测量人员的相关规定和监视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测试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隧道与明线路基段噪声,获得动车组进出隧道时噪声与路基区段噪声时频特性差异,分析认为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隧道混响声、噪声沿隧道的传播、隧道壁对噪声的遮挡、隧道对气动声源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动车组在隧道内时有较高噪声传出洞口,宜采用暴露声级评价隧道洞口与明线段噪声差异;隧道洞口声环境恶化主要由动车组驶出隧道引起,暴露声级高出路基区段约2 dB(A),驶入隧道时暴露声级与路基区段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