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运用高压变频技术实现电弧炉除尘风机变频调速的工艺.在70 t ABB电弧炉烟气治理运用中,以温度为调速系统主要控制参数,设计工频和变频两套系统,实现除尘风机的转速按工艺要求调节,其功率因数从0.83提高到0.97,除尘系统节电60%,冶炼工况同时也得到改善.表明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以及固定化微生物的选择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敞开式微气泡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法在降解污水中所含有机物时,如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量,可大幅度提高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显著改善污水处理效率.但过去由于氧气成本高,纯氧曝气法一直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很好地推广应用.变压吸附现场制氧可提供廉价氧气源,结合微气泡富氧曝气技术,同时实现了充氧和混合工艺,氧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显著降低了纯氧曝气处理污水的综合投资和运行成本,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分析重点高校与地方性高校的办学差距,全面剖析了地方性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在办学定位、行业依托、学科背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师资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科研与学术活动、人才培养计划、产学研实习实训等入手进行改革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铁的形貌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聚硅酸中引入铝盐、铁盐制得聚硅酸铝铁(PFAS)复合絮凝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不同Al/Fe/Si摩尔比的PFAS形貌,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其中铝离子、铁离子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情况,并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聚硅酸铝铁的形貌均为枝杈状聚集态,并带有分形特征,完全不同于聚硅酸的球形或椭球形,也不同于聚铝、聚合铝铁的晶形;Al/Fe/Si摩尔比对形貌有较大影响.红外光谱证实了PFAS中部分铝离子、铁离子及水解络合铝离子、铁离子可与共存的聚硅酸起螯合(络合)反应生成铁铝硅聚合物,PFAS的絮凝性能高于聚硅酸铝、聚硅酸铁.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SBR装置处理城镇污水的最佳除磷效果,对采用不同曝气量时磷的变化进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水搅拌阶段宜在10~30 min,曝气阶段DO运行在0.8~1.5 mg/L之间,DO的降低对吸磷过程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对磷的去除率无影响,反硝化和亚硝酸的累积均未对吸磷过程产生明显影响,除磷效果稳定,可实现降低能耗,有...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此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形成机理及恶臭气体与处理工艺过程的紧密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规划、选址、厂区布局、工艺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进而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沸石强化SBR工艺脱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沸石强化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投加沸石后,和常规SBR工艺相比,系统对COD的去除提高10%,对氨氮的去除提高15%以上。这为进一步沸石强化SBR生物处理工艺的工业化运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污水净化提供了一种新材料、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活性污泥处理皂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皂素废水),考察不同环境因素条件对固定化颗粒处理该废水的影响,为该技术实用化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组具有较高的耐盐和耐有机物浓度的能力,对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宽于非固定化微生物.固定化组的适宜pH范围为5.0-9.0,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 ℃,而未固定化组最适宜pH为7.0,最适宜温度为35 ℃.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工业城市湖泊——青山湖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7月对其进行取样监测,研究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常规理化分析,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化探讨青山湖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全湖区水体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Ⅳ区(34.00μg·L~(-1))Ⅱ区(32.96μg·L~(-1))Ⅲ区(32.85μg·L~(-1))Ⅰ区(21.46μg·L~(-1)),整体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要相关因子为T、pH、NH_4~+-N和Pb;PCA排序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水质因子主要包括T、pH、DO、Zn和TP;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NH_4~+-N相关关系显著;综合而言,水温、总磷和Zn分别为藻类生长和分布驱动、限制性和毒性因子.因此,应当长期监测水温的时空序列变化,采取外源性营养盐削减措施,高度关注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研究可为湖泊富营养化阻控和生态安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