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充分准备之后,于1982年8月25日至27日在成都市东风饭店召开了成立大会。在150多名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十分紧凑活跃,达到予期目的。经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以武光政同志为理事长,何国威、过基同、刘中正、顾永祚与陈玉谷同志为付理事长,  相似文献   
482.
浅谈人粪尿污染城市水环境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市为例,指出了生活污染在某些城市已置换了工业污染,成为污染城市水环境的主体。而人粪尿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提出了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人粪尿资源化,变害为宝的治理人粪尿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3.
油气田环境保护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控制和减少钻井、采油等作业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一直是国内外众多科学家所研究的问题。介绍了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和消除钻井、采油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各种废钻井液、钻屑、钻井废水及采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84.
滴灌和生物质炭添加均可影响土壤氮的形态及转化.深入了解滴灌方式和生物质炭对土壤矿质态氮和参与矿质态氮转化关键功能基因及微生物种群的综合影响,对改善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提高水分和氮源利用效率,降低硝酸盐积累及其淋失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日光温室设置地表滴灌(D)、插入式滴灌(ID,插入深度15 cm)、地表滴灌+10 t·hm~(-2)生物质炭(DB)和插入式滴灌+10 t·hm~(-2)生物质炭(IDB,插深15 cm)这4个处理,以收获期辣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不受滴灌方式和生物质炭的影响.与地表滴灌相比,插入式滴灌显著降低了非根际土壤硝态氮的含量(P0.05),但生物质炭削弱了这种差异.同种滴灌方式下,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根际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地表滴灌辣椒非根际土壤AOA、AOB和nirK基因拷贝数以及根际土壤AOA基因拷贝数(P0.05),提高了两种滴灌方式根际土壤AOB和nirK基因拷贝数(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根际和根际土壤中,pH和电导率分别是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AOB基因拷贝数是对硝态氮影响最大的生物因子.基于PICRUSt功能预测,γ-变形菌纲菌属对氨单加氧酶基因(K10945)表达的贡献高于其它菌属;α-变形菌纲,尤其是根瘤菌成员对参与含铜离子的亚硝酸还原酶基因(K00368)表达的贡献高于其他菌属.生物质炭对非根际土壤K10945和根际土壤K00368同源基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P0.05).综上所述,相对于滴灌方式,生物质炭的添加对设施农业土壤硝态氮氮含量及其转化的关键微生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85.
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氮循环过程,铁氧化物还原耦合氨氧化(Feammox)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报道蓝藻暴发对湖泊底泥中铁氨氧化速率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集了湖泊聚藻区和无藻区的底泥,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同时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铁氨氧化速率,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无藻区底泥的铁氨氧化速率为0.29 mg·kg-1·d-1,显著高于聚藻区底泥(0.01~0.05 mg·kg-1·d-1),而且铁氨氧化速率与pH、Fe(Ⅲ)和TOC(总有机碳)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此外,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不同底泥中6种主要的铁还原菌(ThiobacillusGeobacterDesulfobaccaPseudomonasAnaeromyxobacterDesulfosporosinus)被检测到,并且铁还原菌的丰度在无藻区底泥中为5.65%,比在聚藻区底泥(3.25%~4.44%)中的高.总之,本研究结果说明蓝藻暴发会减弱湖泊底泥中的铁氨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86.
利用微模型实验,研究β-甘油磷酸钠修复含铀地下水的效果,监测厌氧培养过程中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pH值和铀浓度的变化,分析沉积物中铀的化学形态以及U (IV)的比例.结果表明:厌氧培养2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和甘油组的铀浓度分别从2.96,2.99mg/L降低到0.030,0.044mg/L,达到了我国《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规定的排放标准.β-甘油磷酸钠作为碳源和磷源能够降低沉积物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铀的比例,并能提高沉积物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铀的比例;厌氧培养2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沉积物中U (IV)的比例达到了91.79%,比甘油组提高了28.82%,厌氧培养45d后,β-甘油磷酸钠组沉积物中U (IV)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甘油组则下降了7.98%.β-甘油磷酸钠作为碳源和磷源,能够促进U (VI)的生物还原和矿化从而将铀原位固定.  相似文献   
487.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呋喃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二氯甲烷提取、高效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测定水中呋喃丹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以HP-5和HP-1301双柱定性,方法在0.00 mg/L~1.00 mg/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2.0×10-5 mg/L,RSD≤6.5%,加标回收率为93.6%~110%.  相似文献   
488.
在深入研究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关联分析模型做了两点修正,先是利用参考点简化了模型的计算公式,再根据各污染物排放贡献率的不同确定了各级权重系数。利用此模型准确反映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等级为Ⅲ级,并对不同样本的空气质量进行了优劣性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因子与因子及因子与总量之间的相关关联程度,确定该区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10。  相似文献   
489.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性生长的各种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技术,介绍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井比较了减量效果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490.
水温及污泥龄对生物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和污泥龄对硝化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温和污泥龄对污泥增长量也起着主导性作用。指出水温对难降解程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