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本文介绍了克山县主要农产品种类及产量,主要农业投入及使用情况,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对克山县水、土壤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克山县19.47万km2种植基地、320万只畜禽养殖基地、0.227万km2水产品养殖基地可以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原料种植基地、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732.
为分析复杂条件下隧道洞口段稳定性问题,建立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弹塑性损伤-渗流耦合模型,利用完全隐式的向后欧拉算法编制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应力积分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平台的子程序接口实现耦合模型的有限元计算。将该模型应用于福建某洞口段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中,分析不同降雨强度下洞口段结构的安全系数、位移及损伤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结构的安全系数、损伤区和位移均会随着降雨进程的发展发生变化,雨季应加强监测频率。  相似文献   
733.
设计、合成一种联水杨醛席夫碱荧光探针,并对其结构表征.光谱实验表明,在甲醇溶液中,该探针可实现对Al3+的turn-on检测,在识别Al3+后,荧光强度增强约110倍,并具有良好的离子选择性.荧光滴定实验中,Al3+浓度在25~55μ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探针对Al3+检出限为5.4×10-9mol/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Al3+含量最低标准(7.4×10-6mol/L).高分辨质谱数据表明,探针分子与Al3+的络合比例为2:1.在活体生物Al3+检测中,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其在水体及生物体Al3+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4.
针对弹药维修安全的特殊性,运用多级物元分析法,在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建设、业务管理水平、环境以及弹药本身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弹药维修安全评价方法,对弹药维修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明确了主要包括制定指标体系、一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的弹药维修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以某工厂进行某典型弹药维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35.
2021 年 11 月 17 日江苏盐城近海区域发生 MS5.3 地震,该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其原因引起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的精确确定是必要的。本研究综合多种机构的震源机制解数据确定了可信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保证震源区域应力场求解的精度,本文搜集了地震周围 2016 年以前的历史震源机制解数据,并利用地震观测报告,得到 22 个 2016 年之后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使用结合后的震源机制解数据求解了江苏盐城海域 MS5.3 地震周围的应力场。最终结果为:江苏盐城海域 MS5.3 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 I 走向 104.95°,倾角 70.91°,滑动角 26.45°,节面 II 走向 5.70°,倾角 65.11°,滑动角 158.86°;研究区域的主压应力呈 ENE‐WSW 向分布,主张应力呈 NWN‐SES 向分布。将应力场投影到震源机制中心解节面上,发现两个节面均处于相对剪应力很高的水平,说明此次地震是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在剪应力最大释放节面上的地震,是应力积累后的一次正常释放,周边再次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减小。考虑到应力场投影到节面 II 的相对剪切应力较节面 I大,并且节面 II与苏北—滨海断裂走向更为接近,确定节面 II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相似文献   
736.
介绍了餐厨垃圾的特点,针对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酸化抑制,梳理了目前常用的缓冲溶液添加、多元物料混合厌氧消化和两相厌氧消化等酸化调控技术,以及处于研发阶段的生物预处理、添加生物炭、驯化培养耐酸型产甲烷菌等酸化调控技术。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未来的技术路径和研究方向,以期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37.
硫酸盐侵蚀一直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西北寒旱及沿海盐渍土区。基于试验研究了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掺纳米 SiO2和纳米 CuO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向应力‐应变以及微观特性,并分析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纳米材料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 CuO 掺量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剩余强度系数逐渐降低;当纳米 SiO2掺量增加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剩余强度系数先降低后升高。相比于未掺加纳米材料混凝土,掺入纳米材料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延性。同时,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纳米材料具有最佳掺入量,纳米 SiO2和纳米 CuO 的最佳掺量分别为 3% 和 1%(质量分数)。此外,纳米材料具有桥接和填充效应,能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细化孔隙结构、提高密实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