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园区安全规划,整体上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是当前化工园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价(QRA)技术及其软件通过化工园区各类事故后果计算、事故概率分析获得园区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安全容量等园区整体性风险评价结果,可用于园区选址规划、园区布局规划、园区企业准入规划和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规划等,为化工园区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提供了实用技术方法,在国内几十个化工园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2.
垃圾焚烧炉渣中的氯是影响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对焚烧过程炉渣中氯存在特性及影响机制尚无明确认识.本研究聚焦垃圾焚烧过程,通过实验室小型焚烧炉模拟村镇可燃垃圾分散式焚烧,研究了不同焚烧工况下,焚烧炉渣样品形态及粒度分布、氯迁移行为以及氯存在特性.结果表明,提高入炉垃圾中塑料、木竹及焚烧温度有助于炉渣中氯向非水溶性氯的转变,而纸类、织物的添加对炉渣中水溶性氯和非水溶性氯占比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为炉渣中氯污染的源头调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面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新形势,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太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太原市开展清洁生产3年来,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原则,在全市实施清洁生产制度创新工程,营造城市环境蓝天碧水.昔日被列入全国城市环境质量倒数第一的城市,如今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34.
滑坡变形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引入滑坡变形分析,同时考虑了坡体变形趋势性和波动性对未来变形的影响,使得所建模型能更全面地反映坡体变形的动态。  相似文献   
35.
由于汞及其化合物是生物积累性毒物,汞污染一直是国际环境保护界关注的重要污染物.2000年12月底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研究和开发办公室宣布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汞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影响.该项研究将由EPA的科学家领导,并得到EPA资助的局外研究人员的支持.EPA表示,研究计划细节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出台.该研究项目将补充过去几年EPA和国家科学院关于汞的研究报告的不足,因为现在对汞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特别是汞对儿童的影响.该研究项目将考察汞的人群健康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输送和归宿、燃烧源和非燃烧源的危险性管理、生态影响和危险性信息交流等问题.据EPA文件透露,该研究项目将着重研究儿童健康和汞的关系.详细信息可查阅因特网:http://www.epagov/ord/nrmarl/mercury/. 江刚摘自《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January 8,18(2001)  相似文献   
36.
联合国于2015年发布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推动其落实,于2017年发布了包含23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同时由于其复杂的数据需求,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本文针对该指标体系的数据需求,简述了具有可行性的数据供应来源,并以重庆市为例探讨了应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数据需求的数据供应来源。结果发现,跨部门全面性数据需求,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限制。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提供了跨部门数据融合的地理信息数据框架,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了最为全面的跨部门数据汇聚成果,均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实施的有效数据供应来源。研究认为,如何发挥现有多类型数据汇聚工作成果优势,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需求开展数据供应机制研究,应是在实施层面推动监测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
阴霾天气PM_(10)的微观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像分析技术(IA),对北京市2004年12月一次严重的阴霾天气条件下采集的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主要颗粒物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质粒DNA评价法对阴霾和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阴霾天气时PM10样品中以粒度较小的烟尘及其集合体为主,且多呈湿状,含有较多的二次颗粒物,并发现了残余的有机液滴颗粒。质粒DNA实验的结果显示,阴霾天气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造成20%DNA破坏时所需要的样品剂量)分别为93μg.ml-1和50μg.ml-1,而同一月份非阴霾天气条件下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分别为200μg.ml-1和160μg.ml-1,表明阴霾天气PM10样品比非阴霾天气样品具较强的生物活性,即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且无论是阴霾还是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的全样样品均较水溶样品具更大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8.
环境风险评估: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来入侵物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外经贸活动更加频繁,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传播、扩散提供了许多"捷径",外来物种入侵的可能性随之加  相似文献   
39.
GIS支持下的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遥感监测与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不同时期遥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分别解译编制2期土地沙漠化类型图,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获得了盐池县1985—1995年土地沙漠化动态图和动态转移数据矩阵,可以定位、定性、定量地显示出前后两期间动态演变格局。并用Markov链模型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说明盐池县属于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地区,沙漠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同时存在着“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双重现象。  相似文献   
40.
广东湛江地区阳江糖厂与当地城西中学协作,利用本厂的造纸黑液及制糖滤泥和蔗渣糠等制造腐植酸铵肥料,已在农业上应用。他们制腐植酸铵肥料的工艺流程是:把碱法造纸中蒸煮后放出的黑液集中在储池内,加入盐酸或硫酸(约为黑液的百分之二)调节pH至2—3.静置沉淀约八小时,然后排出上层清液,加入氨水(约为沉淀物的2%),调节pH至6—7,即为液体腐植酸铵.将液体腐植酸铵与蔗渣糠、滤泥经搅拌混和制成半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