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固碳潜力20a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GIS技术,采集38个农田土壤样品,研究了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a来,兴国县农田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增加的面积为621.3km2,减少的面积为38.4km2,增幅主要在0~5g/kg和5~10g/kg;千枚岩、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粘土和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61.7km2、144.7km2、76.5km2、48.7km2和18.0km2,海拔在300m以下、300~500m、500~800m和800m以上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58.9km2、200.2km2、62.9km2、28.0km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0a来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初始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海拔、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242.
土壤和植物中镉的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镉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形态,镉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各种植物对镉富集能力,以及植物对镉的吸收和在不同器官的积累差异,还综述了镉对植物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防治农业生态系统中镉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3.
利用柠檬酸废渣作水泥缓凝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柠檬酸生产废渣和石膏的化学成份及物理性质,探讨了用废渣代替石膏作为生产水泥缓凝剂的可行性。在实验基础上选择了废渣最佳配入量为1.5%~3%,对用废渣和用石膏为缓凝剂做成的水泥质量进行了比较,均达到525标号,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废渣化学成份比石膏稳定,更有利于提高和稳定水泥质量.  相似文献   
244.
烟道气中氟的测定,一般采用“氟电极法”。如何取液法?直接用移液管量取是不行的,因为这时为碎糊状液,内含玻璃纤维滤筒碎末。用过滤的方法是可以的,但比较麻烦。因为要  相似文献   
245.
目的分析平流层飞艇蒙皮在不同空速下的热特性,为平流层飞艇蒙皮材料的选择以及其驻空性能的分析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基于CFD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外部热源模型,囊体内部自然对流和囊体外部强迫对流分析的综合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典型飞艇在不同空速下的热特性,得出飞艇囊体内部的氦气平均温度随着热环境的周期变化,会产生周期性变化。结果在1m/s的较低空速下,飞艇昼夜氦气温差达到46 K,蒙皮昼夜最小温度出现在晚上,约为180 K,最大温度出现在正午时分,温度约为280 K。在10 m/s的空速下,飞艇昼夜氦气温差达到29 K,蒙皮昼夜最小温度约为190 K,最大温度为280 K。结论在飞艇设计中,蒙皮材料选择时考虑温度的影响。所建立的热分析方法以及得到的热特性,可为平流层飞艇蒙皮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46.
以廉价的正丙胺及苯酚、乳酸、四氮唑乙酸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3种丙胺类离子液体(丙胺乳酸盐([PA]L)、丙胺苯酚盐([PA][PHE])、丙胺四氮唑乙酸盐([PA][TAA]),并将其用于SO_2的吸收。测定了3种离子液体的主要理化指标,系统考察了其脱硫性能,并对SO_2的吸收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3种离子液体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25℃下,[PA][TAA]的密度和表面张力均较高,而[PA][PHE]的黏度远小于[PA]L和[PA][TAA],仅为66 mPa·s;3种离子液体的脱硫能力均较高,且吸收速率快,30℃下吸收平衡时SO_2与[PA][PHE],[PA]L,[PA][TAA]的摩尔比分别为0.570,0.806,0.904;3种离子液体的解吸较容易,对SO_2的吸收具有高选择性,且循环使用性能较好;丙胺类离子液体对SO_2同时存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47.
复合纳米Fe2O3/TiO2可见光催化降解邻甲酚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复合纳米Fe2O3/TiO2作为催化剂,日光色镝灯为光源,研究了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催化剂使用量、溶液pH、催化剂重复使用等条件对可见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Fe2O3/TiO2(n)对邻甲酚溶液的可见光降解效果最优,比Ti02(p25)的降解率提高了2.6倍。在实验条件下,可见光降解3h,邻甲酚溶液的浓度去除率达95.4%,TOC去除率为72.3%。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邻甲酚的反应服从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随着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48.
酚类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的QSBR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种软件计算了酚类化合物的11种理化参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3组生物降解数据-logKb、BOD、CO2进行了结构-生物降解性(QSBR)的研究.结果发现,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偶极矩-μ-、分子摩尔质量(Mw)、分子表面积(TSA)、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生成热(Hf)等能够较好地拟合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速率或程度.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理,认为电性参数与立体参数是决定酚类化合物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化合物的生成热对生物降解最终产物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49.
无锡市工业SO2污染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分解分析方法对工业污染变化进行地区分解、影响因素分解和综合分解,建立包含地区和影响因素的工业污染分解模型,并且应用该模型对2001-2005年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主要是江阴的经济规模、能耗技术和排污技术,市区的经济规模和能耗技术,以及宜兴的经济规模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区来看,无锡市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主要源于江阴,而宜兴的影响逐渐增强.市区的影响趋于减弱.从影响因素来看,三个地区的经济规模效应都为正,而且显著大于其他三种效应;经济结构是影响力最弱的因素:技术变迁有显著影响,但在三个地区闻存在差异性.为了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工业SO2减排,无锡需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以降低{特别是江阴的)工业SO2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250.
以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增钙煅烧方式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硅酸钠及硫酸钠与石灰复合对煅烧煤矸石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增钙煅烧方式对高铝煤矸石进行活化时,将钙源与煤矸石一并进行煅烧有利于其活性的提高,而先煅烧后增钙的方式不利于其活性的提高;硅酸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增钙煅烧煤矸石的活性,但提高程度很有限;当硫酸钠与钙源的用量及配比合理时,可提高煤矸石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