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亚甲蓝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D为2000 mg/L的亚甲蓝水溶液作为研究对象,用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催化剂性能以COD去除率、脱色率以及稳定性来评价.对4种催化剂担体、15种可溶盐活性组分、4种优选铜催化剂的浸渍液浓度进行筛选,并对铜催化剂进行了改性.实验表明,最佳催化剂担体是FSC,活性组分是Cu(NO3)2,并按催化性能对活性组分进行了排序;浸渍液浓度6wt%Cu2 是最佳选择;改性的Cu-Ce/FSC催化剂与Cu/FSC催化剂相比,COD去除率分别为83.9%和84.5%,出水Cu溶出浓度分别为24.1 mg/L和36.1 mg/L,可见改性催化剂与原催化剂的活性相当,但是稳定性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2.
以沈抚灌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分布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灌30 a来,沈抚灌区周边不同耕作方式的农田土壤受PAHs污染仍较为严重,属于中度以上污染.美国环保署(USEPA)规定的16种PAHs中有15种被检测出,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0~20 cm),质量比为3 518~9 140 μg/kg,以高环芳烃(>4环)为主;亚表层土壤(20~40 cm)中PAHs质量比显著低于表层土壤,以低环芳烃(<4环)为主.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PAHs质量比影响较大,表层土壤水田耕作下土壤PAHs残留量最高,水田-旱田轮作比长期旱田耕作模式下土壤PAHs质量比高70%;亚表层土壤中耕作下长期旱田耕作下土壤PAHs质量比最低,为1 020 μg/kg.亚表层土壤PAHs与有机质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w(IcP)/[w(IcP)+w(BgP)]和w(Fla)/[w(Fla)+w(Pyr)]分析表明,表层土壤PAHs来源除受长期污灌影响外,耕作方式和环境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3.
以辽河石化公司浓缩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含油污泥添加煤作为助滤剂的压榨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测试分析,油泥原样含水率为97.1%,油质量浓度3 516.3 mg/L,固含量2.5%,pH值为7.2。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油泥压榨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粒度范围0.25~0.42 mm、过滤压力0.4 MPa、煤添加量32 g/L、空气吹脱时间1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油泥压榨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发现C对油的截留率可达96.2%,滤液经沉降后可以达到返回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滤饼含水率降至48.2%,热值可达12 958.2 kJ/kg(自然干化24 h后为14 613.7 kJ/kg),可用于锅炉燃烧,达到回收利用油泥中可燃物质的目的。对油泥压榨工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在中试条件下,每处理1 t油泥约有2.1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4.
周期换向电凝聚法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属铝或铁做电极电凝聚法处理印染的废水过程中,存在阳极板易钝化而影响脱色效果、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理论分析表明,采用周期换向电源和金属铁、铝分别作为两极,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可以有效防止电极钝化,提高处理效率.以活性黑KN-B模拟染料废水为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周期换向电源,铝板和铁板为反应电极,对周期换向电源电凝聚法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活性黑KN-B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在99%以上,起脱色作用的主要有电解还原氧化、气浮及金属离子絮凝等过程,且周期换向电源能有效防止采用铝铁电极电化学处理染料废水过程中出现的阳极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5.
采用铁屑流化床预处理、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氧化和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硅废水。废水经铁屑流化床预处理后Cu^2+的去除率达99.90%,COD去除率达23.9%;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5g/L,H202质量浓度为2400mg/L,不投加FeSO4,反应时间为60min,体系pH为3-4,COD去除率达82%。催化氧化后的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调节pn为8-9,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6.
开展空气环境容量测算研究,对于大气污染物总量管理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能有效的提高污染控制的效果和实现环境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投加化学絮凝剂与生物絮凝剂MBFA9,考察其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沉降性能和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两种絮凝剂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沉降性能均有所改善,絮体呈团状。经过11 d连续培养,厌气氨氧化污泥对NH~+_4-N、NO~-_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13%(对照组为87.38%)、85.40%(对照组为85.44%),而添加化学絮凝对NH~+_4-N、NO~-_2-N去除率最大值分别为39.64%、32.89%。添加生物絮凝剂MBFA9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性能没有影响,适用于厌氧氨氧化污泥在反应器中的蓄留。  相似文献   
178.
水质安全不仅是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解作为饮用水源——黄河万家寨断面的水质状况,笔者依据中国现行的有关水质标准,对黄河万家寨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超标项目作了检测超标率、最高超标倍数等分析计算,确定出建库前后最主要的超标项目对它们进行了水质随时间变化规律和污染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对黄河万家寨断面水质安全的分析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源管理,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9.
对近年来国内外环保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介绍了给水处理、污水治理、空气污染治理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0.
低基质浓度下pH和DO对厌氧氨氧化反应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稳定运行的ASBR反应器基础上,以人工模拟废水为原水,分别研究了p H值、DO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旨在找出厌氧氨氧化反应最佳的p H值范围,并考察过高的进水DO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效能的影响及厌氧氨氧化污泥对高浓度DO的抵抗性。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最适进水p H为7.5~8.0,此范围内反应器脱氮性能良好且稳定,NH+4-N去除率达到90.2%,NO-2-N去除率达到91.1%。而厌氧氨氧化菌对DO十分敏感,水体中含氧量过高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控制进水溶解氧浓度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可迅速恢复。一定时间内高浓度DO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活性抑制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