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简要分析了烟尘污染的有关因素,介绍了建华区区域烟尘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2.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酸化及其对微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酸化过程中pH、COD、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微生物表观形态的变化,并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定量解析了酸化中厌氧微生物的种群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酸化过程由ABR反应器前端向后端逐渐推进;完全酸化后,各隔室运行效率明显降低,COD去除率仅为30.9%,pH值下降1.0~2.2,出水VFA增长5.1倍.酸化显著影响微生物形态,导致颗粒污泥表层和内部微生物出现畸变甚至死亡,造成颗粒内外传质困难.基于FISH技术的定量研究表明,酸化促进了真细菌的繁殖,抑制了古细菌的生长,导致厌氧消化过程中3种关键菌群的大量减少,其中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Syntrophomonas spp.减少了30.9%,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Syntrophobacter wolinii减少了85.5%,耗氢产乙酸菌E.limosum减少了60.0%,产甲烷菌Methanomicrobiales减少了54.3%,微生物种群间物质供需平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53.
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启停和怠速现象,交叉口成为了道路交通网络中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区域.因此需要对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生态驾驶轨迹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将当前信号状态分为六种情景,利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情景下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轨迹进行定量表达;然后将交叉口上游和下游整体考虑,针对各情景建立了生态驾驶策略模型和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算法;最后假定情景并设定参数,利用MATLAB开发程序,结合基于机动车比功率参数的排放量化模型,对各驾驶轨迹的排放进行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驾驶轨迹优化算法,可使车辆CO2、NOx、CO、HC4种排放物分别降低30.1%、23.6%、24.9%、21.5%,可为面向生态的驾驶辅助系统开发提供应用算法.  相似文献   
54.
中巴车实测排放因子和MOBILE6预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文  于雷  刘娟  宋国华 《交通环保》2005,26(3):40-43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OEM)技术对在实际道路上行驶的中巴车辆进行测试,得到该车的实测排放因子;同时应用美国环保局(EPA)开发的MOBILE6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后计算相应的排放因子;对得到的排放因子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就MOBILE6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机动车尾气排放评价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琼  于雷  杨方  宋国华 《交通环保》2003,24(6):28-31
综述了宏观、中观和微观范畴内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评价方法、作用及其应用;介绍了普遍应用的尾气模型的算法原理、特点;探讨了传统尾气模型的缺陷以及国外尾气模型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提出了改进中国尾气评价系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总结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探索实践经验,阐述了核心规划思路,并从规划内容、技术手段、可操作性和规划体系4个角度对环境总规发展至今的实践创新和重大突破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当前面临的5大问题。建议从国家-省-市-县(区)4个层次构建环境规划体系,各有侧重地融合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相似文献   
57.
2015—2016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究中国大陆城市O3污染状况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运用时空统计分析和GIS技术对2015—2016年全国开展O3常规监测的336个城市进行分析,揭示近两年O3浓度及不同等级污染天数的时空变化格局,并着重对比分析"三区十群"区域内外O3浓度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6年期间,全国336个城市中,有258个城市2016年年均O3浓度值较2015年升高,形成了新的O3污染空间格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中部的河南、武汉污染较重,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云南、西藏污染相对较轻;长三角地区和山东城市群是中国O3核心污染区域,陕西、山西及安徽三省O3浓度较2015年有大幅升高.O3的空间分布与NOx排放量、生成控制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区域中除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郊区点位以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O3生成控制型属于VOCs控制型.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宏观上直接对比评估国家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内外O3污染特征变化的差异,从而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58.
广州市水环境网格化管理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水环境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基于计算机空间分析技术,探索建立可逐级细分的水环境网格化管控体系.依据广州市水环境现状,在8种水环境管控网格划分基础上,通过空间与行政尺度耦合,建立215个、1 062个、2 929个三级管控网格,提出重点水体、水生态敏感区、污染物排放等三类水环境网格化管理方案.基于“行政区-汇水区”的水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为水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保障城市水环境安全奠定了基础.最后,总结本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水环境网格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工业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工业化、城镇化及安全生产发展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国外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安全生产发展规律,发现了安全生产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之间的非对称抛物线关系曲线,并对我国不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七大经济区域安全生产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进程中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从安全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政府监管、加强安全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0.
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氮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2年4—10月逐月月末采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常绿阔叶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样地中不同深度(0~15、>15~30、>30~6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w(TN)、w(NH4+-N)和w(NO3--N),分析土壤氮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相一致,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并且w(NH4+-N)>w(NO3--N);②不同林分0~60 cm土壤平均氮密度表现为毛竹林(1.037 kg/m2)>针阔混交林(0.783 kg/m2)≈常绿阔叶林(0.778 kg/m2)>针叶林(0.747 kg/m2);③不同林分土壤中w(TN)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不明显,而w(NH4+-N)和w(NO3--N)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④不同林分土壤中w(TN)、w(NH4+-N)和w(NO3--N)与容重、w(SOC)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而且与土壤其他养分含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