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356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为了研究絮凝剂对污泥特性及除污效能的作用结果,考察了SBR反应器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污泥特性及COD、NH_4~+-N和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 mg/L PAC会导致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差,降低了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分解能力;投加0.1 mg/L CPAM和10 mg/L PFS能够改善活性污泥菌胶团和絮体结构,使得活性污泥的吸附效能和沉降性增强。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絮凝剂对污泥活性的影响,考察了SBR反应器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0 mg/L的PAC对污泥中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投加10 mg/L的PFS和0.1 mg/L的CPAM对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体内的毒性累积作用,在接触后期活性呈现缓慢降低趋势。PAC系统抑制了COD的去除,而CPAM和PFS促进了系统中COD的去除,且PFS对系统中COD的去除率略大于CPAM。  相似文献   
23.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关键前体物之一,研究表明烷烃、烯烃、芳香烃是我国大气VOCs的重要组分。在不同区域,城市地区烷烃含量最高,而偏远地区芳香烃为含量最丰富的VOCs。VOCs浓度日间变化多呈双峰分布趋势,峰值多出现在早晨与傍晚的上下班高峰期。目前对我国臭氧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表明芳香烃和烯烃是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化合物。VOCs源解析中广泛运用的模型包括CMB、PMF和PCA/APCS,各模型均存在优点和局限性。比较各地VOCs源解析结果,发现交通排放源和工业排放源为我国VOCs的主要人为来源。VOCs的跨区域传输决定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将是未来空气治理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
等离子体催化降解甲苯途径的原位红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等离子体分别协同SiO2、Al2O3、NiO/Al2O3降解甲苯的性能,并从材料的介电常数、对甲苯的吸附性及臭氧分解能力等角度分析了不同活性表现的原因,同时,采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甲苯降解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甲苯浓度为100 ppm,气体流量为100 mL·min-1时,一定范围内,甲苯降解率随着能量密度、介电常数、吸附性及臭氧分解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甲苯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对其降解途径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放电区域中加入SiO2,甲苯仍然在气相中完成降解;而存在Al2O3 及NiO/Al2O3时,甲苯氧化成苯甲酸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催化剂表面,是甲苯催化降解的关键步骤,苯甲酸在活性位点的积累将降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25.
防护距离的设置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它可为评价项目的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以某石化企业酸性水汽提装置为例,选择H2S、NH3作为特征污染物,分别采用公式法、行业标准法、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法、AERMOD模式法对酸性水汽提装置的防护距离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式法和行业标准法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1 073m、1 200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法确定的防护距离为950m,AERMOD模式法确定的以面源中心为起点的控制距离为800m;不同方法确定的防护距离差别明显,各有其优缺点,但AERMOD模式法确定的防护距离,既充分考虑了不同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也考虑了不同污染物排放源强的影响,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为合理制定石化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LNAPL在砂质含水层中动态迁移的电阻率法监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滨潮间带采集细砂,通过室内柴油泄漏模拟试验,利用自制电阻率监测系统对轻非水相液体在砂土-地下水系统垂向渗透过程进行电阻率变化动态监测;通过配制不同含油率砂土测定其静态电阻率变化规律,探讨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取样分析测定污染含水介质稳定后含水率及含油率,对监测结果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利用显微成像法对污染砂土进行了微观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污染砂土微观形态上胶结现象明显;柴油渗透海滨砂土过程电阻率大小同含水饱和度,比电阻率和含油饱和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Archie公式拟合,n值分别为2.36和0.15;通过电阻率测定可以有效估算柴油透镜体厚度;电阻率随深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含油率和含水率的垂向分布.本研究为轻质油品储罐或者海上油品输运过程泄露造成的海滨砂土地下污染扩散过程监测及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可为其他典型石油泄漏污染场地的电阻率法探测或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总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铬,乙炔流量100L/h、燃烧头高度为9mm、狭缝宽度0.2 nm时,灵敏度和重现性最好.1 mg/L铬溶液中盐酸含量5%、氯化铵含量0.5%时,吸光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最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好,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便于推广,适合水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28.
文章概述了国内关于居住区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分析了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居住区环境评价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文章概述了国内关于居住区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分析了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居住区环境评价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保障税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情况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轻资产、经营不稳定等特点导致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建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则可以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