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水源型水库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饮用水水源地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会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了探究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金泽水源型水库中的赋存特征,以及水库净化措施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净化作用,选择微生物活性较高的夏季时期采集水样,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和16S rRNA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检出62种ARGs;多重抗药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ARGs为水库内占主导的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绝对丰度从水库的预处理区至生态净化区,再至输水区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水库净化措施对削减ARGs含量有一定作用.抗性基因丰度与可移动基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丰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MGEs对ARGs的水平转移、传播和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构建了新型浸没式陶瓷平板膜光催化反应器,考察了Ti O_2投加量、光强、溶液p H、膜孔径等因素对氟苯尼考降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氧化效果、Ti O_2截留率和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当氟苯尼考初始浓度为20 mg/L时,在Ti O_2投加量为100 mg/L、254 nm紫外灯总功率为450 W、溶液初始p H为6.56的条件下,连续运行3 h后TOC去除率可达到92.97%;孔径为0.1,1μm的陶瓷膜对Ti O_2截留率均可达到99%以上,但后者的膜通量衰减率更低。F~-、Cl~-、NO_3~-、SO_4~(2-)为降解过程中主要生成的阴离子,由此可初步推测出氟苯尼考矿化过程中阴离子的产生途径。  相似文献   
53.
环境雌激素问题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建立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对污染物雌激素效应的测评主要依赖于生物学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子宫生长实验、肝细胞卵黄蛋白原生成实验、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值实验、重组基因酵母实验、酵母双杂交实验五种主要的环境雌激素生物检测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环境激素测评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4.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向进水中投加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研究了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对高浓度LAS的去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LAS投加量分别为15、25、35mg/L时,系统对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73%、95.16%、91.49%,生物降解对LAS及COD的去除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5.
采用三维电极法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在三维电极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为一级反应 ,反应遵从下述关系 :Ct=C0 e-kt;处理效果由水质状况和反应器条件决定 ;采用绝缘物质与吸附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填料进行处理 ,能够提高电解效率  相似文献   
56.
NF和低压RO工艺处理锅炉补给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来水为原水,采用纳滤(NF)与低压反渗透(RO)工艺进行锅炉补给水处理研究。考察了一级NF及RO工艺、二级NF及RO工艺、NF-RO串联和RO-NF串联工艺对锅炉补给水的软化除盐效果。结果表明,NF和RO分别在0.75MPa和1.0Mpa压力下,回收率20%时处理效果最好。一级NF和一级RO可满足中低压热水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二级NF和二级RO、NF-RO和RO-NF工艺均可满足中低压蒸汽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串联工艺处理效果优于二级NF,且比二级RO节能;RO-NF和二级RO工艺可满足高压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57.
长江河口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吸附和释放特性   总被引:28,自引:20,他引:8  
为了对长江河口青草沙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磷吸附特性和磷释放特性进行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月对沉积物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总磷含量范围为535.07~910.9 mg·kg-1,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含量相对较低.无机磷主要以钙结合态的磷存在,钙结合态磷占总磷的75.57%.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磷的等温吸附特征符合修正的Langmuir模型,沉积物磷的最大吸附量为9.78~39.84 mg·kg-1,沉积物-水界面平衡浓度EPC0(equilibrium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范围为0.024~0.12 mg·L-1,均高于上覆水体中相应的磷含量,因此,沉积物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趋势.磷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最大释放量为11.03 mg·kg-1,在6 h左右达到最大值.沉积物磷释放量来自沉积物的铁/锰结合态的磷、钙结合态磷和有机磷,其中,铁/锰结合态磷和沉积物释放量呈相关性(P0.01).总体上,青草沙水库沉积物呈现释放状态,影响水库水体磷含量.  相似文献   
58.
倪明  张波  何义亮  Kim Jae-kong 《环境化学》2011,30(9):1533-1538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和TX-405对水介质中C60纳米晶体颗粒的光化学反应活性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405中,C60纳米晶体颗粒没有显示明显的光化学反应活性,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  相似文献   
59.
长江下游某水源型水库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生素抗性基因是水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为了探究夏季时期长江下游某水源型水库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赋存特征,分别采集了水体和沉积物样本并使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水体中检测出104种ARGs,水库水体中检测出118种ARGs,沉积物中检测出124种ARGs.β-内酰胺类、多重抗药类、其他类共54种ARGs为水库中占主导的抗性基因.抗性基因绝对丰度在水体中呈现从长江下游到库内富集的趋势,这表明水环境中的ARGs在水库中富集;相对丰度特征呈现长江下游水介质与库内水介质聚类,水介质与沉积物介质聚类.水体样本的整合子(CintⅠ-1(class 1)、intⅠ-1(clinical))与其ARGs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750,p0.05;r=0.971,p0.05),说明整合子对ARGs转移和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建立在河源市高埔小河支流入东江口的前置库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置库系统对入江河流中COD、NH~+_4-N、TN、TP、SS(雨天)的去除作用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4%、28.0%、29.9%、22.8%、62.9%。前置库系统不同功能区对各污染指标有不同的去除效果。砾石河床对COD、NH~+_4-N、SS的去除效果较显著,前置库净化区对TN、TP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不同水文期,前置库系统的净化效果不同。COD在枯水期净化效果最好,丰水期次之;而NH~+_4-N、TN、TP的净化效果则均是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该前置库系统能有效削减入江污染负荷,其中SS的年削减量最大,为406.94 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