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闽江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对闽江口水、间隙水与沉积物中的21种多氯联苯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闽江口水中多氯联苯的含量范围是0.20-2.47μg/L,间隙水中的含量为3.19-10.86μg/L,沉积物(干重):15.13-57.93μg/kg;与其他河口、海域相比,闽江口的多氯联苯污染水平相对较为严重;间隙水的污染物浓度普遍要比其上覆水的浓度要高,而沉积物中的浓度比间隙水、表层水要高。水体中的多氯联苯主要部分为含3-6氯多氯联苯,多氯联苯的主要组分间的正相关性表明其具有相似、稳定的来源特征并且在环境中行为相关;对该河口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其水质多氯联苯超过USEPA的标准,沉积物方面也部分超过参考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2.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卢少勇  金相灿  余刚 《生态环境》2006,15(2):391-396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盐。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在防渗人工湿地系统中,主要的磷去除机理包括化学作用(如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如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吸收与积累作用)和物理作用(如沉积作用)。在未防渗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地系统和周围水体(如地下水)的交换量对湿地的磷去除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相关,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收割频率与时期、进水负荷、植物物种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83.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曾德芳  沈钢  余刚  张彭义 《环境化学》2002,21(5):505-508
研究了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不同来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确定了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最佳投加量 ,即 :最佳投加量 (mg·l- 1)∶原水COD (mg·l- 1) =1∶8 2— 8 7和最佳pH =7;它与传统的絮凝剂PAC同比 ,COD去除率提高 7— 1 3% ,SS去除率提高 3— 1 0 % ,[Al3 + ]下降 6 1— 85 % ,药剂加量减少76— 82 % .  相似文献   
8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全球化学品污染控制的重要对象之一,以减少、消除和防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为目的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全球参与程度最高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随着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进程的加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逐渐被我国公众认识。  相似文献   
85.
SiO2纳米粉掺杂对薄膜光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固定膜光催化剂吸附能力差的缺陷,在催化剂的涂覆溶胶中掺杂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SiO2纳米粉制备了一种新的Ti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催化剂的晶相以锐钛矿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金红石,平均晶粒尺寸为27nm左右.其中掺杂的SiO2以十几到几十纳米的无定型团簇形式分散于薄膜中,除了能增大薄膜的表面积外,对TiO2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基团等性质几乎没有影响.光催化降解试验表明,SiO2掺杂后薄膜的活性大大改善,并受掺杂SiO2的原始粒径和掺杂量影响很大.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连续30多天的使用中,对活性艳红X-3B的去除率一直维持在80%左右,活性未见降低.  相似文献   
86.
黄浦江流域典型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分析上海市黄浦江流域7种典型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回收率(87%~107%)、相对标准偏差(<14%)及方法定量限(0.1~1.1ng/L),满足水体中微量污染物的检测要求.应用该方法检测得到,上海市黄浦江流域水体中目标 PPCPs的含量在相似文献   
87.
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斌  邓述波  黄俊  余刚 《环境化学》2013,(7):1129-1136
目前环境化学研究热点逐渐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新兴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环境中痕量新兴污染物往往会造成较高的危害和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应对新兴污染物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其环境风险,然后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我国新兴污染物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本文综述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其风险防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北京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因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近年来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对PFCs环境污染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水、河水、湖水等浓度较高的水体,针对地下水中PFCs的存在情况研究较为缺乏。为了解北京市地下水中PFCs的污染水平,采集和分析了6个采样地段26眼监测井中的地下水。结果表明:18种目标PFCs中有11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检出,以C4~C9的全氟羧酸(MQLs~42.9 ng·L-1)和C4~C8的全氟磺酸(MQLs~23.2 ng·L-1)为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中PFCs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本研究提供了北京地区地下水中PFCs污染水平的初步数据,有利于后续开展地下水中PFCs监测和风险评估等研究。  相似文献   
89.
苯甲酸类光催化降解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13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在固定膜平板反应器中的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光降解速率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QSAR),同时分析了苯甲酸类化合物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Hammett常数(σ)和摩尔对数溶解度(lgS)是影响本甲酸类光降解速率lgK的重要因素,其定量关系式为:lgK=-0.309σ+0.125lgS-2.612,苯甲酸类与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定量关系式为lgKOH=-0.414σ+9.816,证实了羟基自由基在本甲酸类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北京通惠河水和表层沉积物中氯苯类有机物污染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周霞  余刚  张祖麟  牛军峰 《环境科学》2005,26(2):117-120
对2003年11月采自北京通惠河的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1种氯苯类有机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通惠河水中氯苯类有机物的总量范围为0.093~6.638 μg·L-1,其中DCBs平均占氯苯总量的88.8%;表层沉积物(干重)中氯苯的总量范围为95.3~1 827.7 ng·g-1,其中DCBs、TCBs、TeCBs、PeCB和HCB分别平均占总量的15.6%、31.7%、17.6%、21.2%和13.9%.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相比,表层沉积物中氯苯类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氯苯总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