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弯曲河流纵向混合系数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实验室弯曲河流物理模型内进行了示踪试验,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确定了关于弯曲河流纵向混台系数的准数关系式。通过对国外某些室内模型试验资料和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确定了该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12.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提出运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证明,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313.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制造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造业车间的安全评价具有多维多层次性和不确定性,运用区间数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单因素权重、综合评价权重、各指标评分和评价集中评价等级水平均采用区间数,以使评价更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14.
通过大量室内固结回弹试验,研究了南京河西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卸荷回弹变形规律.固结-回弹-再压缩曲线表明该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弹性变形要比其塑性变形量小得多,卸荷再压缩后,土体的压缩性也明显降低;通过分析卸荷比和回弹率、回弹应变以及回弹模量的关系曲线,确定了该地区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临界卸荷比和极限卸荷比指标,从而可以确定...  相似文献   
315.
通过对昌吉州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特点的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具有新疆地域特征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16.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ZnO-TiO2复合材料,采用XRD、SEM、ED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考察了复合材料催化还原亚硝酸盐的效果,结果表明,pH=5,ZnO-TiO2浓度为1.00g/L,亚硝酸盐初始浓度为50mg/L(以氮元素计算),0.03mol/L的甲酸作空穴捕获剂,反应150min后,亚硝酸盐转化率为94.64%,氮气选择性为79.12%。对光催化亚硝酸盐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拟和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该催化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317.
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样方中胸径小于1 cm的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4年连续3年的幼苗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群落乔木幼苗存活的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探讨阔叶红松林幼苗存活影响因素及物种共存机制.结果显示:(1)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对幼苗存活都有显著影响,适宜大树生长的局域生境可能同样也适宜幼苗的存活,幼苗在林冠开阔度较高和土壤中含有较高有效氮、全磷和全钾的区域存活率较高.(2)幼苗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较多的幼苗邻体会显著降低幼苗的存活率.2年生幼苗存活分析中同种幼苗邻体与幼苗存活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3)随着存活年龄的增加,生境异质性对幼苗存活的影响逐渐增大.本研究验证了负密度制约效应和生境异质性对该温带森林乔木幼苗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种子传播方式、年龄级以及物种而发生变化,证明群落多样性维持和物种共存会随着个体发育过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318.
汪懿  周旻  向愉唯  董祎挈  李诗瑶  侯浩波 《环境工程》2023,41(2):106-112+180
针对地聚合物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因水分散失带来的最终形态韧性差、脆性大等问题,探究在灰渣基地聚合物-土壤固化体中添加椰丝纤维改善其失水收缩/开裂情况的可行性。通过模拟春夏交替阶段雨水频繁、夏季连续高温下土壤表面干燥开裂变化趋势,对比有无重金属污染下固化体收缩及开裂情况,探究纤维对固化体的力学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受到重金属侵蚀的土壤失水速度高于原状土9.0%,且在25 d试样中其开裂因子相较原状土提高12.9%,收缩率提高34.6%。通过地聚合物进行固化的土壤抗裂性能得到提升,在连续干燥试验中掺入纤维进行优化的地聚合物固化体开裂因子进一步降低,收缩率降低71.3%,开裂因子仅为原状土的4.9%~5.1%。干湿循环条件下,纤维的掺入促使主裂缝消失,四轮干湿循环后最小开裂因子仅为0.0015,地聚合物-椰丝纤维复合改良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抵抗开裂效果。  相似文献   
319.
选取2000、2005、2010及2015年4期的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中国工业化对PM2.5浓度影响;同时引入以林草覆盖度为核心的环境治理工具,探讨EKC曲线的内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工业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EKC假说得到验证.②EKC曲线的形成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并非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所导致的,林草覆盖度在工业化发展与PM2.5浓度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即EKC的倒U型结构并非是经济增长自动调节,而是由于以林草覆盖度为主的环境治理工具作用的结果.③工业化发展对PM2.5浓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市工业化发展不仅对本地区PM2.5浓度有影响,对邻近地区PM2.5浓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0.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另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或持续减少的,体现影响产量持续增加的负面综合因素力量。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可预测未来1~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平均预测误差在5%以内。大量案例证明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通用的、结果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