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郁晶  凌虹  陈婷  孙成  陈传祥 《环境科技》2008,21(2):47-50
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标准的制订对于促进我省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介绍了江苏省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情况,对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和水污染控制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要水污染污的排放限值。并进行了达标和环境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2.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垃圾日益增多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若能将垃圾资源化,这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创造资源。作者就我国城市有资源化的现状,力以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相似文献   
24.
提出并研究了高效氧化与强化吸附相结合的含铁废酸资源化处理新工艺。系统研究了其氧化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吸附分离单元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铁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双氧水氧化废盐酸中Fe2+将不会引入其他污染因子,双氧水的最佳投加摩尔数为Fe2+浓度的1.2倍,氧化时间优选为2 h;氧化后的含铁废盐酸经过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NDA900分离去除大部分铁离子,若采用固定床双柱串联方式运行,铁离子分离去除率可达99.9%,处理后盐酸可返回酸洗工序重复利用。吸附饱和后的树脂仅使用自来水就可以实现完全再生,再生液中三氯化铁浓度高达40~50g/L。这一工艺有望实现废盐酸及其中铁离子的综合利用,为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结合江苏省铅蓄电池行业环保现状,立足现有企业发展现状和废气治理技术,在综合考虑投资成本、技术稳定性、技术实施难易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技术可行的废气重金属污染物(铅)治理技术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方案信息库,促进企业废气治理技术的提升,推动整个行业建立良好、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6.
企业的绿色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要在新的世纪中寻求发展,就应该实施绿色战略.本文阐述了企业中绿色战略的内容,并且就绿色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的类型。阐述了生态旅游的项目建设、能源系统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农业系统建设。提出了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1991~2007年间影响苏州市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时段内,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以及广义技术效应对苏州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影响都比较大。对于每一种污染物排放,不同效应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看,分析时段苏州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受万元污染物排放系数(技术减排效应)影响最大,GDP总量(规模效应影响)次之,第二产业比例(产业结构效应)最弱。1991~2007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增加的贡献十分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因素还未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综合起来,污染排放增加量与GDP增加相比较为缓和。苏州必须充分挖掘技术效应在污染削减中的作用,有效地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确保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9.
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系统分析工业园区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管理系统工程学动态仿真技术、运筹学优化理论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动态仿真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影响企业和园区水资源系统各种要素的动态模拟,进而运用决策控制技术对生态工业园的用水网络进行优化调控,并以厦门某沿海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方法运用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