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曹志诚  刁桂苓  刁建新 《灾害学》2004,19(Z1):46-48
分析了河北省张北地震的伤害情况,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认为,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管理制度,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抗震意识,全面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2.
现在的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停车场,其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最大,但是,鉴于经费制约,实测比较困难.确定排放量最关键的参数为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本文用五种方法对其进行拟和,并通过结果的比较,认为小型车适用指数法,大中型车适用多项式法(二次),并给出了CO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拟和公式,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最后给出了停车场CO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3.
超临界水氧化法进行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新兴且非常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当水处于临界点以上时 ,溶解在超临界水中的O2 或H2 O2 可以将超临界水中的有机物氧化生成H2 O和CO2 等物质。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点、SCWO的流程及其特点和反应机理 ,论述了该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正> 矿物包裹体(以下简称包体——编者)成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真空热爆裂法是一种提取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可靠方法(何禄卿、刁培良,1980、1981)。但是热爆裂法不能用于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提取。因为这些矿物的基体在包体爆裂温度下发生分解,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特别是硫化物矿物基体放出来的硫化氢在  相似文献   
65.
浅谈土壤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治民 《青海环境》1996,6(2):68-71
本文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对无毒污染物的分解净化作用,对有毒污染物通过其矿化作用和共代谢作用可以改变毒性谱和部分或全部降解毒性。同时提出防治土壤污染措施,保护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6.
国内外现有发尘装置(包括各种给料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圆盘式、螺旋式、活塞式以及机械振动式等,每种发尘装置的使用场所和单位时间的发尘量的大小以及发尘的均匀程度都不尽相同,可按需要选择使用。但将它们用于实验室产生分散性良好的微量微细粉尘时,特别是在流量小于2001/min,要求发尘量小于1g/min,粉尘粒度小于1.5微米时,均匀地发出充分分散的粉尘则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热解时间(1,2,4 h)对污泥炭理化性质、结构和重金属总量的影响,并对污泥炭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逐渐延长(1~4 h),污泥炭产率和H/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灰分含量和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污泥炭芳香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与原污泥相比,热解后污泥炭中各重金属(Cu、Zn、Pb、Cr、Mn、Ni)风险系数均显著降低。当热解时间为2 h时,污泥炭中除Zn之外,其余5种重金属都呈低风险或无风险状态,该结果可为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采用CMAQ模式和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相结合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对2014年1—12月全国252个环境监测站的PM_(2.5)浓度逐时预报值进行了滚动订正,分析了订正前后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研究该方法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MAQ模式预报的PM_(2.5)浓度年平均和秋冬季季节平均偏差表现为非均匀空间分布特征,即辽宁、山东部分地区、川渝地区及华中、华东、华南大部分地区预报偏高,京津冀和西部大部分地区预报偏低;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的空间分布较一致,上述偏高和偏低地区的PM_(2.5)浓度预报误差显著减小;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均大于年平均值.全国区域平均PM_(2.5)浓度实测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3月和11—12月较大,其他月份较小;PM_(2.5)浓度预报误差较大,多数时刻预报偏低,尤其是1—3月和11—12月偏低较明显;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较接近,而且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亦明显大于春夏季.秋冬季4个重点污染区域中,京津冀地区PM_(2.5)实测浓度的区域平均值较大,川渝地区次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较小;珠三角地区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和长三角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相对较差;经滚动订正后,全年和秋冬季时段PM_(2.5)浓度订正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增加,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秋冬季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地区的订正改进幅度最大,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较小.本文方法均适用于非污染日和污染日全国范围的PM_(2.5)预报浓度订正,两种天气过程PM_(2.5)浓度的订正效果均较好;该方法对于改进京津冀地区污染日的PM_(2.5)浓度预报更有效,其他3个地区非污染日的订正改进效果优于污染日.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空气质量预报、重霾污染天气预警和防治提供新技术途径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电动转向系统助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电动转向系统的助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转向操作的安全 ,笔者以电动转向系统的跟踪性能和对扭矩传感器测量噪声及路面干扰的抑制为控制系统设计的目标 ,将H∞ 控制理论应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 ,采用LMI处理方法设计了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 ,所设计的电动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并有效地抑制了扭矩传感器测量噪声和路面激励干扰的影响 ,仿真结果为电动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0.
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作业过程中存在的HSE风险,分析了各作业环节的主要危害因素,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