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细颗粒物污染是当前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环境细颗粒物暴露会增加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患病风险.正确认识人体内颗粒态污染物的真实赋存及来源是科学评估其健康风险的关键,是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颗粒物污染防控的迫切需求.然而,人体内生物基质极其复杂,且自身的生物矿化作用可生成生物源性的颗粒物,这为人体内高动态的颗粒态物质的溯源带来了严峻的方法学挑战.本文综述了当前人体内颗粒态物质溯源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多重化学指纹分析的系统溯源方法,为未来更精准快捷的体内颗粒态污染物的溯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2.
<正> 厄尔登讷沁鄂博斑岩铜矿床位于布尔根旗北东东大约50公里的地方。矿床的详细普查和大规模勘探工作是从1964年到1972年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3.
本研究对中药二厂两相厌氧反应系统的产酸相中的产氢产乙酸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将其投入含不同浓度双黄连的中医药废水中,发现146号菌株和双黄连存在抑制和诱导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双黄连有一定的分解效果和耐受性,在一定浓度时,该菌株对双黄连废水的降解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CEMS及相关仪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并针对运营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了CEMS测量准确率,以保证CEMS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确保监测数据准确上传,为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5.
稻香湖景酒店景观再生水生产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利用16SrDNA文库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阶段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酒店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细菌类型较多,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3.12,其中ε-变形杆菌纲在克隆文库中所占比例最高,达32%;另外还有9%~15%的克隆分别与CFB类群、γ-变形杆菌纲、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高度同源;经中水站处理后,水体细菌多样性指数下降到2.41,β-变形杆菌纲的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比例高达73%;进一步经小型人工湿地处理后,细菌的多样性指数提高到3.38,其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最高达33%,成为最优势的类群,蓝细菌的比例次之,达26%;而对照样品中蓝细菌为最主要的优势类群,比例高达38%,主要涉及的种属为蓝菌属、聚球藻属和微囊藻属,比例分别为47.1%、17.6%和8.8%,且检测到少量铜绿微囊藻,水体有轻度蓝藻水华暴发.因此,该酒店的生活污水经过逐级处理改造成景观再生水的过程中改变了细菌的优势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经过处理的水体未有蓝藻水华出现,水体状况优于对照.该研究对了解景观再生水生产过程中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将来从生态学的角度加强蓝藻水华的控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6.
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及环境资源损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结论作为环境污染事件损害的量化结果,已经成为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司法解决涉及环境案件的技术依据或定案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尚未适用统一的评估鉴定技术方法、技术标准与程序等,而作为证据的评估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又面临质证与认定问题,有时还要接受权威专家的质疑.如何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实行统一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并建立专业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27.
以短程硝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际垃圾沥滤液为反应物,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为基础,研究了短程硝化反应系统的启动过程及不同进水有机负荷对短程硝化系统的影响,并对经高有机负荷冲击后短程硝化系统恢复期污泥的脱氮功能基因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实际垃圾沥滤液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启动了短程硝化反应系统,于第15.5 d时系统的氨氮去除速率(ARR)达到652 mg·L~(-1)·d~(-1),亚硝酸盐积累率(NAR)达到91.4%.该系统在受高有机负荷冲击后,降低有机负荷,系统仍能恢复高效短程硝化反应.对受冲击后恢复稳定的短程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相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短程硝化系统具有完整的脱氮功能基因(AOB amoA、nxrB、nirS、nor、nosZ).污泥中细菌主要功能菌属是索氏菌属(Thauera)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前者为异养菌,可进行反硝化,相对丰度为27.6%,后者是氨氧化菌(AOB),相对丰度为9.6%;此外,还存在一定比例的其他功能菌属.研究表明,采用短程硝化系统处理实际垃圾沥滤液,增强其脱氮效能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干旱脆弱性研究为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的“整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分析框架。论文运用VSD脆弱性评估框架,将系统脆弱性分解为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以北方农牧交错带112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以2000、2008、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各县域干旱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论:1)研究区干旱脆弱性指数逐步降低,整体呈现东北地区低脆弱、西南地区高脆弱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暴露度指数先上升、后下降,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敏感性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呈现空间碎片化特征;适应能力指数逐步提高,呈现中部高度适应、东部中度适应、西部低度适应的格局。3)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差异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呈现西、南部差异度大,东、北部差异度小的格局。4)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冷、热点个数增加明显,2000—2008年冷热点个数增加最明显;空间上,热点先由中部向西部蔓延,冷点由东部边界区向西部、南部扩展,形成了东部边界冷点集聚带和中、西部热点集聚区。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江苏省13市O_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对江苏省72个国控站点2013-2015年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南通为典型城市开展强化观测,研究其前体物对O_3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2013-2015年江苏省O_3日最大8 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为139~167μg/m~3,是长三角O_3浓度最高、上升最快的区域。2015年O_3对空气质量不能达到优良的贡献为33%,比2013年上升23.5%。4-10月O_3污染最为严重,且近3 a出现高值的时间逐年拉长。南京市O_3浓度存在周末比工作日高的"周末效应",各点位周末O_3日最大1 h浓度比工作日平均高2.6~4.6μg/m~3,而周末NOx浓度相对较低。江苏省O_3最大8 h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片状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苏中、苏南内陆地区,低值出现在徐州、宿迁。O_3与NO_2、CO的日变化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通城区O_3的形成主要受VOCs控制,对O_3贡献最大的物种包括丙烯、二甲苯、乙炔、乙烷等。  相似文献   
130.
一、前言 采用小型风洞进行风洞试验,研究堆放在野外的粉末状原材料因风吹而造成的粉尘飞扬扩散现象。并且研究了气流等多种因子与扩散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 在小型风洞内设置小型堆垛,使用圆筒泸纸、等速吸引多个采样点上的粉尘,测定粉尘的浓度分布。由此结果来推定煤尘扩散量。随后变换风洞的风速、堆型、试验用料及其含水率等条件再测定粉尘浓度分布,采样时间定为1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