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高度集中,畸形发展,布局很不合理。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对人体和动植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作好“三废”的治理工作,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在工业布局上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对新建企业要求合理布局并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对老企业要求治理,而大气污染物多源模式可以为上面的各项措施提供必要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该技术以物理手段为主 ,与化学手段相结合 ,在常温条件下 ,以简化的生产流程制造 6 0~ 12 0目精细橡胶粉 ,粒度均匀 ,比冷冻法能耗低 ,成本低 ,达到了废轮胎全部综合利用。生产过程全部密闭 ,实现“四无”(无污水、无噪音、无粉尘、无废气 ) ,对环境无污染 ;电耗比国内外同类企业节省5 0 %以上 ;产品经化工部胶管和再生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全部符合Q/SDB1- 1998标准规定要求 ,经用户批量使用 ,性能良好 ,该技术已成功地实现规模型、工业化生产。完成人员 :何永峰 ,杨玉科 ,邹光钦 ,蒋耀兴 ,展海波 ,董 鹰 ,刘云霞 ,朱仁翔 ,等常温…  相似文献   
13.
采用~(32)P后标记分析法,测定上海市大气飘尘中致癌物与DNA形成加合物的能力。先将飘尘行机提取物,按一定剂量涂抹到小鼠皮肤上作用一定时间;然后,处死小鼠,取涂抹部位皮肤提取DNA,用~(32)P后标记法分离测定DNA中致癌物,即DNA加合物。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飘尘有机提取物可以与皮肤DNA形成多个加合物斑点,提示上海市大气飘尘存在一定的致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工业安全卫生法 (1 972 )工业安全卫生实施规程工业安全卫生条例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条例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条例吊篮吊舱安全条例有机溶剂毒害预防条例铅中毒预防条例四烷基铅中毒预防条例特定化学物质危害预防条例高压作业中的安全卫生条例电离辐射危害预防条例缺氧症等的预防条  相似文献   
15.
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原理,运用构建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在确定系统不安全指数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评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不安全度。研究表明,在羌族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质量、生物物种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成为岷江上游干温河谷系统安全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生态建设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生态安全响应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不仅为岷江干温河谷生态环境的人文治理途径提供借鉴,也将为震后羌族区域经济恢复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6.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关于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研究更是旅游界以及各级政府、旅游规划部门等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综述以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的评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项目带动型、市场推动型、政策主动型、区域联动型等六类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并以安徽省会经济圈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遗传毒性化学物质与DNA的加合作用,以及DNA加合物形成后在致癌作用中的影响,说明DNA加合物的形成及剂量关系可以为化学物质致癌能力的指标,比较了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的特点及DNA加合物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场地监测-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家水源地河水入渗过程孔隙水氧化还原分带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河河床沉积带在河水入渗途径上存在氧化还原分带,在水流垂向入渗的初始0~20cm、20~80cm、80~90cm及后续范围内依次存在O2-NO3-混和还原带、锰氧化物还原带和铁氧化物还原带;反应中河水中溶解有机碳不能提供足够的电子还原氧化剂,溶解至入渗水流中的沉积物有机碳与河水溶解有机碳一起作为碳源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储备不足的问题,提出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应遵循逐级筛选、分类分级评价的思路,突出对不同尺度的控制,将区域地下水尺度划分为区域(流域、平原)、局部地区(城市、单元)和场地(水源地、污染场地)3个层次. 通过分析区域地下水环境中风险源—受体—危害分析—生态终点的暴露响应途径,提出适宜大尺度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的评价方法;选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表征区域污染源,以地下水水质以及供水量变化为生态终点,采用相对风险模型分析大尺度区域环境风险. 针对大尺度区域内高环境风险区,采用源—路径—受体控制模型建立城市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理论模型,并结合当地污染源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质现状进行局部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针对局部地区的高污染风险区,基于健康风险评价理论,突出水质安全保障,确定小尺度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的内涵与评价方法,提出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流程采用过程模拟方法确定污染物在包气带—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定量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下辽河平原区域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高环境风险区位于沈阳浑河冲洪积扇区域,而细河是区域内地下水高健康风险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柠檬酸(CA)络合亚铁离子CA-Fe(II)为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S2O82-,PS)产生强氧化剂硫酸根自由基(SO4·-),进而催化氧化苯酚.从CA/Fe(II)物质的量比、Fe(II)浓度、过硫酸盐(PS)投加量和苯酚初始浓度4个因素来考察络合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苯酚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PS投加量的增加,苯酚的去除率随之提高;但随着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去除率逐渐降低;CA/Fe(II)物质的量比为1/5时,能够保持水溶液中足量的亚铁离子,有利于苯酚的氧化去除;当PS/CA/Fe(II)/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00/10/50/1时,苯酚的去除率最高,反应15min后去除率达到98%,此时,苯酚的氧化反应速率k也达到最高值0.430min-1.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去除苯酚的过程基本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在CA/Fe(II)/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0/50/1条件下,苯酚氧化反应速率与过硫酸盐投加量呈线性正相关(R2 = 0.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