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青海湖嗜盐菌的分离与优势菌株QHL5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盐选择性培养基从20份青海湖水样中筛选分离获得35株青海湖嗜盐微生物.耐盐梯度实验分析表明:水体中以中度嗜盐菌为主,约占65.7%;弱嗜盐菌次之,约占25.7%;非嗜盐菌与耐盐菌相对较少,约占8.5%.其中优势菌QHL5的生长盐度耐受范围为0.04~3.0 mol/L,最适生长范围为0.3~0.9 mol/L,隶属于中度嗜盐菌.菌体形态和生长特性分析表明:QHL5菌落大小为4~6 m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厚实,乳白色,中间微隆起,不透明,革兰氏染色阴性.显微形态呈杆状,最适生长pH为8.5~9.5,最适生长温度为35℃.生理生化、16S rRNA的全序列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QHL5菌株分类定位于γ变形菌纲海洋螺菌目盐单胞菌属樊氏盐单胞菌(Halomonas ventosae).通过80%乙醇法抽提胞内相溶物质,采用TLC法检测出该菌积聚四氢嘧啶.  相似文献   
72.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含义。选择了适当的基础安全容量计算模型及事故统计指标,建立了安全容量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进而提出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3.
为了实现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以橡胶对沥青的性能改善为基础,以废橡胶为原料,在轻组分助剂介质中采用微波降解和助溶处理技术制备沥青再生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后的针入度比及残留延度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再生剂原材料的合理配比及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再生剂的效果试验.研究表明,最佳配比及条件为增塑剂DOP 40%,芳香油分糠醛抽出油40%,废橡胶粉20%,抗老剂添加量为以上总量的0.5%,微波功率为900 W,处理时间为10 min.再生效果试验表明,10%的再生剂用量可以有效补充老化沥青缺失的组分,恢复其胶体结构及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74.
Cu~(2+)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C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溶液中的 Cu~(2+),Cu~(2+)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 CN~-的去除效果较好。Cu~(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加入量为1 g,质量浓度为5 g/L 的 CuSO_4溶液加入量为50 mL,溶液 pH 为4,负载时间为5.0 h。在此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最大 Cu~(2+)负载量为25.90 mg(以每克活性炭计)。Cu~(2+)改性后活性炭的 CN~-去除率明显提高,由22.10%提高至94.07%。Cu~(2+)改性活性炭吸附CN~-的最佳实验条件:溶液 pH 为12~13,吸附时间为9 h。Cu~(2+)改性活性炭对 CN~-的饱和吸附量为22 mg/g。Mg~(2+),K~+,Ca~(2+),Cl~-,SO_4~(2-),CO_3~(2-),AsO_3~-对 Cu~(2+)改性活性炭的 CN~-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Cu~(2+)改性活性炭的动态吸附实验表明,开始一段时间流出液中 CN~-含量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75.
粉胶比对沥青混合料安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出合理的、适合大兴安岭通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粉胶比,选用大兴安岭本地石材、大庆AH-130基质沥青,按密级配AC-16Ⅰ上限配比,通过标准马歇尔、浸水马歇尔、车辙、小梁低温弯曲等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沥青用量OAC为6.0%,沥青混合料的抗水侵性能满足要求;在同一油石比的条件下,随着粉胶比的增大,动稳定度有显著增大的趋势,但当粉胶比超过1.0时,增长趋势逐渐缓慢,并且在粉胶比达到1.3之后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随着粉胶比的逐渐增大,弯拉应变有增大的趋势,粉胶比在1.0-1.1左右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弯拉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6.
简要概述了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安全准则与管理要求,介绍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的基本构架,放射性物质货包类型及放射性物质限制,放射性物质货包外辐射水平限值与表面污染限值及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77.
珠江三角洲典型灰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利用广东省城市空气质量资料、中国气象局番禺大气成分站逐时PM10、PM2.5、PM1以及能见度数据、广东省946个自动站风向风速数据、广州基本站风向风速数据、2013~2014年东莞佛山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资料等,研究了珠三角2014年1月1~8日典型灰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大陆冷高压变性出海是这次灰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其使得珠三角地区受静稳天气控制,造成微风或静风状况以及低的边界层和逆温结构;6日珠三角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呈现不同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区域内风向的变化,5日上午珠三角为弱的偏北风,整个珠三角都为灰霾天气,而5日下午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珠三角东南部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北部(内陆)地区的空气质量恶化;后向轨迹分析发现所有气流呈明显下沉作用,且5日20:00的后向轨迹簇来自陆面,6日20:00的后向轨迹簇来自海面,两者对珠三角的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以陕西省和广东省为案例省份,从能源供给盈余缺口情况、能源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面,对能源生产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的能源供给发展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中国区域能源供给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分法、GM(1, 1)灰色预测模型对陕西省和广东省2000—2011年的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以陕西省为代表的能源生产大省和以广东省为代表的能源消费大省的能源供给安全水平两极分化态势明显,总体来看陕西省的能源供给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能源供给安全指数介于0.27~0.47之间,而广东省的能源供给安全水平呈下降趋势,能源供给安全指数介于0.23~0.31之间,预测显示至2020年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针对陕西省和广东省的能源供给安全状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为保障不同能源类型省份能源供给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9.
一株积聚四氢嘧啶的青海湖盐单胞菌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海湖采集20份水样,利用RM高盐培养基分离获得35株嗜盐菌.选取其中一株优势中度嗜盐菌QHL25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QHL25菌落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中心突出,边缘透明,生长盐度为0~2.9 mol/L,最适生长盐度为1.45 mol/L.显微形态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单个或成串排列.最适生长pH为8.5,最适生长温度为37℃.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相似性为98%;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认定该菌株隶属于γ变形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olomonadaceae)盐单胞菌属(Holomonas).薄层层析(TLC)定性分析可知QHL25胞内含有相容溶质四氢嘧啶;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表明,在1.7 mol/L的NaCl浓度下,四氢嘧啶含量约为36.70 mg/g(细胞干重).  相似文献   
80.
大米草的蔓延,不但严重影响了滩涂养殖业,同时也对滩涂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致使红树林生态群大面积消失.我们研制出一种能够导致大米草败育的药剂--米草败育灵,可使大米草种子100%败育,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其通过种子传播的方式蔓延.经检测该药剂对环境安全,对水生生物安全且使用后在土壤中检测不到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