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为研究氢氧化铝对RTV-2硅橡胶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端乙烯基二甲基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氢硅油和氢氧化铝等原料制成硅橡胶泡沫材料,对其氧指数、烟密度、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的量从5%增加到25%时,硅橡胶泡沫阻燃性能增强,氧指数增加到34.1%;发烟量减少,最大烟密度和烟密度等级最多降低50.9%和52%;热稳定性提升,质量损失最少为25.65%;力学性能降低。综合考虑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和力学性能,添加量为15%时最佳。对15%的试样进行CONE测试,与原样相比,其燃烧过程的热释放速率下降了51%,FPI值提升到0.5,FGI值降低到1.09,能够有效提高阻燃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22.
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解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选取大宁河2011-2015年水体水质[水温、pH、SD(透明度)、ρ(DO)、ρ(CODMn)、ρ(TN)、ρ(TP)]与水生态[藻密度、ρ(Chla)]9个主要指标,构建了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健康指数法对其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5年,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亚健康状态,有50.89%的监测样本处于亚健康状态,枯水期健康状态好于丰水期.大宁河各监测断面CHI(综合健康指数)值的季节变化特征为丰水期低于枯水期;年际变化特征为从2011-2015年CHI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健康状态呈先转好后转差的变化趋势,大宁河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空间变化特征为丰水期和枯水期CHI最低值主要位于中下游的白水河、龙门和菜子坝断面,河流水质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影响大宁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为营养盐指标[ρ(TN)、ρ(TP)]和有机物指标[ρ(CODMn)].   相似文献   
23.
根据2013年8月和11月大辽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区水质的实测数据,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水体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丰水期和枯水期,从大辽河感潮河段至近岸河口区,硝酸盐是水体无机氮存在的主要形态,其约占总无机氮的55%;颗粒态磷(TPP-P)是水体磷营养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含量占水体磷营养盐的50%以上.空间上,从大辽河感潮河段至近岸河口区,水体的氮、磷形态的浓度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体大多数氮、磷形态与盐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海水物理稀释相比其它环境因子对水体氮、磷形态空间分布起着主要作用;季节上,大辽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区水体氮、磷含量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这主要与感潮河段季节性陆源输入情况不同有关.大辽河感潮河段及近岸河口区水体DIN-N浓度均大于0.30 mg·L~(-1),N/P大于60,均表现为磷限制潜在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4.
2016年12月对长江口冬季浮游植物分布进行详细调查,并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小潮期间和大潮调查获取的浮游植物分别为96种和63种(含变种和变型),硅藻、蓝藻和绿藻是主要的浮游植物类群,主要的优势种为微囊藻(Microcystis spp)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调查获取的浮游植物可以分为4个生态类群:淡水类群、河口半咸水类群、近岸低盐性类群、海洋广布性类群。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布显示,调查区东北部浮游植物多样性程度较高,物种均一性相对较高。物种与环境的典型对应分析显示:长江径流与海水共同决定的盐度、电导率、浊度,以及PO4-P、SiO3-Si营养盐是决定长江口浮游植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水体铜(Cu(Ⅱ))在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脑、鳃、肝脏、性腺和肌肉组织中的累积特征,以及Cu(Ⅱ)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本文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实验,进行20 d的日本青鳉毒性暴露试验。结果显示,日本青鳉各个组织对Cu(Ⅱ)的累积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但不同组织对Cu(Ⅱ)的累积量有较大的差异,铜累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脏脑鳃性腺肌肉。铜暴露后的日本青鳉肝细胞出现肿大、大小不一、排列混乱,静脉扩张淤血,部分肝细胞固缩和坏疽等现象。肝脏是日本青鳉蓄积铜的主要器官之一,实验发现高浓度的Cu(Ⅱ)对肝脏组织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伤,进而严重影响日本青鳉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嘉兴市北部湖荡区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现场调研、来源分析等,揭示了平原河网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明确了水污染主要成因,并提出控制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北部湖荡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等各污染物含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西部片区水质较东部片区差,5月水质较9月差(总磷除外);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飞轮造雾系统中飞轮转速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搭建了飞轮造雾试验台。利用LS-2000分体式激光喷雾粒度分析仪测量了相同风速不同飞轮转速下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D32),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UENT软件对二维非稳态简化飞轮雾化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飞轮雾化液滴粒径的大小及分布。结果表明:在一定风速下,随着飞轮转速的提高,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减小;当飞轮转速为1 000 r/min时,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最小;超过1 000 r/min时,雾化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又会增大;不同飞轮转速下雾化液滴的模拟结果与试验值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8.
针对燃煤烟气单质汞(Hg0)的脱除效率,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寻优的方法获得最佳运行参数,并探讨多影响因子同时改变时脱汞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田口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在固定床试验台架上考察负载量、煅烧温度、反应温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采用64组试验数据对设计的多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验证及测试,关联系数(R)在0.96以上,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为0.007;对训练后的神经网络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影响因子极值寻优。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锰浸渍催化剂的最优脱汞效率为95.1%;负载量为15%时,最佳脱汞效率、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分别为94.6%、141.8℃、445.2℃,进一步用试验验证了寻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30.
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些年,岷江水体TP污染情况严重,而水体沉积物这一潜在污染源,对水质安全带来的威胁也不容忽视.为揭示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16年12月,采集了岷江干流(阿坝~宜宾)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改进的SEDEX法对表层沉积物中的弱吸附态磷Ex-P、可提取态有机磷Org-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灰石磷Ca-P、碎屑磷De-P和非活性磷Res-P等6种磷形态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质量浓度为522.17~979.22μg·g~(-1),已远超全国土壤磷素背景值700μg·g~(-1),表明岷江沉积物中TP浓度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岷江中游眉山河段中的表层沉积物是颗粒最细、有机质和TP质量浓度最高的区域.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为Ca-P和DeP,两者共占TP的质量分数为75%以上.同时,岷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可利用磷(Ex-P、Org-P和Fe-P总和)占TP的质量分数为10.31%~29.62%,其中以中游河段(尤其是眉山段、乐山段)质量浓度最高,这表明岷江中游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强,潜在环境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