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是当前水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脆弱性和脆弱性分层面两方面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分析,从水资源自然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等方面,构建符合过程机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模型,旨在对脆弱性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导致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数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差异度系数取值的特征,以标准阈值为参数构造差异度系数的梯形模糊数,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联系数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等级在3.611~2.493之间呈波动变化,2014年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为轻脆弱,较2001年中度脆弱有明显改善;该方法避免了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能更准确地反映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客观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72.
论文提出了一种集群测控系统,以高经济性地解决高压变电站母线测控装置无后备的难题.系统构建了全新的变电站测控系统架构,设计了实现数据同步采集、传输和上送的优化方案,并改进了数据遥测方法,消除了变电站测控装置冗余方案的空白.方案对参与功率平衡度的多间隔交流量数据进行同步采集、同步传输后,实现同步上送遥测值的功能,保证了各间...  相似文献   
173.
松树近旁土壤酸化的二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酸中和能力的一种新定义方法:土壤水的pH值降低到4.7时100g土壤消耗的H+量,研究了土壤断面的酸化特征。选择了南方的红壤和北方的褐壤,详细研究了松树近旁土壤pH、酸中和能力、以及对SO24吸附等断面的二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树近旁土壤的pH、酸中和能力、SO24吸附能力在水平层变化不明显,在垂直深度方向逐渐变大,表层小于下层。从土壤断面ANC的特征揭示出我国南北方土壤表层均受不同程度的酸化。  相似文献   
174.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3浓度除夏季有一个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3个季节和年平均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全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且呈增加趋势。O3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PM2.5与气温、降水及风速呈负相关。基于KNN算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评估表明,减排对O3污染平均贡献率在-4.7%左右,对PM2.5污染平均贡献率为-52%,气象条件对O3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17%左右,对PM2.5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7%左右。该大气污染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空气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5.
基于遥感的北京市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1  
下垫面改变、大量人为热排放及城市区域本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城市热岛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规模则决定了城市区域热岛效应的影响规模与强度,进而影响区域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利用1978年以来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对北京城市用地、绿地、归一化植被指数、城市热岛区面积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北京市20余年来城市规模的变化及空间布局特征、城市绿地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相关关系,旨在为城市合理布局,改善环境状况提供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北京市20余年来城市热岛区面积增长明显,2000年以来四环内由于绿地面积增长、城市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热岛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6.
本研究使用快速溶剂萃取、佛罗里硅土净化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建立了沉积物中酞酸酯的检测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北京市玉渊潭表层沉积物中酞酸酯含量,研究其时空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77.
人工湿地中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对环境中的抗生素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抗生素胁迫下多种植物及微生物响应特征的了解仍然不足,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浓度抗生素胁迫下植物及微生物的差异性响应特征。探讨了典型极性抗生素氧氟沙星(OFL)胁迫下5种湿地植物(唐菖蒲、风车草、水葱、水芹、灯心草)-微生物系统对OFL的去除性能。基于不同植物对OFL的去除效率,对唐菖蒲和风车草的根系活力、活性氧、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其根系微生物在OFL胁迫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5种湿地植物对OFL的去除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风车草对OFL的去除性能最佳,其次是唐菖蒲。植物-微生物系统在不同浓度OFL胁迫下表现出不同敏感性,以10 mg/L为转折点,当OFL浓度低于10 mg/L时,可促进唐菖蒲和风车草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植物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当OFL浓度超过10 mg/L时,唐菖蒲和风车草根系被OFL毒害,植物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系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OFL(1 mg/L)与植物根系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高浓度(50 mg/L)下则...  相似文献   
178.
以棉花秸秆黑炭(以下简称黑炭)为吸附剂,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黑炭对Cd~(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d~(2+)在黑炭上的吸附动力学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过程,在60min就可以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2%。颗粒内扩散并不是控制吸附速率的唯一步骤,同时受到液膜扩散和表面吸附的作用。吸附等温线拟合发现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Cd~(2+)在黑炭上的吸附行为,Cd~(2+)在炭变化时间为3.0、4.5h的黑炭上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6.36、38.61mg/g。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黑炭对Cd~(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79.
180.
川西高原是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引水区,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重要水资源补给区,研究川西高原植被覆盖和陆面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MODIS反演的NDVI和LST资料,分析了川西高原地区植被和陆面温度的变化.高原的NDVI和LST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高原的NDVI表现为南少北多的趋势,夏季高原的NDVI变化不明显.秋季和冬季,高原大部分地区的NDVI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冬季的NDVI减少最明显.春季高原的陆面温度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夏季高原陆面温度为增加趋势.在秋季,高原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陆面温度是增加的,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陆面温度有比较明显的降低趋势.在冬季,高原主体陆面温度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增温趋势.在春季和冬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变化相反.夏季和秋季,高原主体部分的NDVI和LST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