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以某原油库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并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确定所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降低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的作用,同时举例说明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其他油库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从污泥焚烧灰分中提取、晶析法、化学沉淀法等从污水回收磷的技术和方法;指出在从污水中回收磷的同时也要在管理层面上对磷进行节约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气候状况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已升高了0.68℃,其中黄河以北地区平均升高了0.8℃~1.2℃,黄河以南地区平均下降了0.2℃~0.8℃;而北方年降水量减少,南方却增加,南涝北旱加剧。经模拟预测后认为,中国从1987年开始的气候变暖将持续到2015年,将于2016年转入低温期,2039年又将转入高温期。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将比20世纪50年代升高1.68℃,西北地区平均升高2.22℃;南方年平均降水量增加28 mm,北方变化不大;2030年海平面将升高5.3 cm~14.2 cm,气候将向暖、干的趋势发展。因此中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及对此采取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34.
乳状液中含有大量的油类和表面活性剂,并以微细的颗粒液珠高度分散在水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根据胶体化学和乳状液理论,分析乳状液稳定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其进行脱稳破乳除油的方法,这是处理乳状液废水的关键之所在,对乳状液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教材循环使用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地域、经济等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对教材使用现状进行了实际调查,分析总结了教科书一次使用所产生的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减少对现实环境的破坏,应积极推行教材的循环使用,通过提高教材的循环使用次数,利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在流通过程减少资源投入的同时,减少了在生产课本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做到了从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针对教材的循环使用问题,论文还总结了推行教材循环使用面临的阻碍,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6.
3月14日,新片《赵氏孤儿》启动大典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藏山举行。星光熠熠的主创们引来众多群众围观.不少人冲过警察的封锁线奔上为媒体搭建的媒体台,致使媒体台因超重而突然坍塌,现场扬起了极大的灰尘。据了解,现场有组织或自发前来的群众多达5000人。所幸,由于台子倒塌的速度并不快,高度有限.伤者大多是跌倒,  相似文献   
137.
微塑料与Cd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发芽的生态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塑料、重金属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子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实验对象,开展土壤中微塑料聚乙烯(mPE)和聚丙烯(mPP)(0,10,50,100,200,500,1000,5000和10000mg/kg)与重金属镉(Cd)(0,1和5mg/kg)单一及复合污染对...  相似文献   
138.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对ARGs传播的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的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的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素的浓度比,探究抗生素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素对含有四环素抗性的RP4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的hormesis效应;在联合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的抗生素会抑制四环素的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素的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的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9.
含油污泥热解的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油污泥"无害化"为目的,考察了温度、升温速率及含水率对热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热解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越低,热解产气率越高;含油污泥中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为350~500℃和575~625℃,若热解残渣含油率控制在3.0‰以下,热解温度选择600℃较为适宜;升温速率对热解产气率、剩余残渣率和残渣含油率基本无影响,但升温速率越快,热解反应的产气量曲线峰越向前迁移,热解反应的时间缩短;含油污泥含水率越低,则热解产气率及残渣率越高,但含水率对残渣含油率和热解反应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0.
有机碳的变化能反映好氧堆肥及蚯蚓处理这两个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分解情况。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通过超声强化10 min,研究4种不同的污泥混合比例,在蚯蚓放养密度为80 g/kg的条件下,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的分解率高于未经超声强化的污泥;有机碳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好氧堆肥阶段的有机碳分解率高于蚯蚓处理阶段。经超声强化的实验组别有机碳平均分解率为43.36%,其平均降解速率常数k值为0.007 3 d-1。从有机碳的变化趋势来看,使用超声强化好氧堆肥结合蚯蚓处理剩余污泥系统,宜选择的工艺参数是,超声处理时间10min,蚯蚓放养密度是80 g/kg,混合超声强化污泥量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