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31.
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黄泥土进行23 a长期施肥试验,设14种处理:不施肥(C0)、氮肥(CN)、氮钾肥(CNK)、氮磷肥(CNP)、磷钾肥(CPK)、氮磷钾肥(CNPK)、稻草加氮肥(CRN)、有机肥(M0)、有机肥加氮(MN)、有机肥加氮钾(MNK)、有机肥加氮磷(MNP)、有机肥加磷钾(MPK)、有机肥加氮磷钾(MNPK)、有机肥加稻草加氮(MRN)。结果表明:(1)与无磷处理比较,耕层(0—15 cm)全磷(TP)、有效磷(O lsen-P)和无机磷(I-P)含量均显著增加,有机磷(O-P)含量仅在MNP、MPK、MNPK和CPK处理中显著增加;耕层以下O-P无显著增加,MNPK、MNP、MRN和MN处理中I-P下移可达25 cm,而MNPK处理中TP及MNPK、CNP处理中O lsen-P下移可达30 cm;耕层磷素积累量及磷素下移深度与施磷量、施肥模式(化肥磷、有机肥磷;单施、混施)和磷素形态有关。(2)有机肥I-P下移深度比化肥I-P深。(3)不同施肥处理对水体环境存在不同的污染风险,其中以MNPK处理下土壤磷素对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最大;地表水的污染风险大于地下水,稻季的污染风险大于麦季,丰水年的污染风险大于平水年。  相似文献   
13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实质是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应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于体系全部.环境监测质量不等于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3.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在土壤薄板上的移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4.
研究了用丁苯橡胶滤柱处理含油废水的可行性,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的影响参数,并对实际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滤柱高50mm、线流速为3mL/s、水温为20℃的条件下,对含油量为500~600mg/L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率可达80%左右。因此,该滤柱可用于含油废水的初级处理。  相似文献   
135.
水合氧化钛对Cr(Ⅵ)吸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合氧化钛对水中Cr (Ⅵ)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经验公式,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2≤PH≤4,温度对吸附作用影响较小,采用NaOH溶液可使水合氧化钛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再生。  相似文献   
136.
氮和磷对铜山源水库优势藻生长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研究了N、P等对铜山源水库优势藻类(绿球藻和舟形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比为25时,绿球藻生长量最高,其限制因子是磷。绿球藻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没有显著变化。绿球藻和舟形硅藻混合培养时,绿球藻占优,而硅盐浓度对硅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城市旅游区暴雨径流污染过程中的不透水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武汉市动物园4种典型的不透水面暴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旅游区面源污染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基本的依据。结果表明,动物园4种不透水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COD最大值达1140mg/L,下垫面类型及地表累积污染物是影响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通过无量纲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旅游区不透水面径流初期冲刷严重,该曲线还为面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138.
狄平宽  单忠健 《四川环境》1992,11(2):31-36,33
本文评论介绍了中国高硫煤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中国高硫煤的化学组成,概述了中国高硫煤脱硫技术的现状。作者认为,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高硫煤的洗选脱硫是一项减少SO_2对大气排放量的切实可行而又经济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内核烧结法”工艺在不同焚烧状态下的应用研究,开发出了不同类型的垃圾焚烧炉,不断完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140.
于2014年春季使用Tedlar气袋采集南京市典型交通区与背景区的大气样品,参照美国EPA TO-15方法共检出3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研究了典型区域的VOCs污染特征与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交通区ρ(VOCs)范围为122.58!236.97μg·m-3,平均值为(149.31±36.70)μg·m-3;背景区ρ(VOCs)范围为27.24!54.68μg·m-3,平均值为(43.29±10.53)μg·m-3。从污染物类型来看,烯烃、芳烃、卤代烃和酯类化合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交通区空气中VOCs以苯系物为主,质量浓度范围为18.72!41.28μg·m-3,平均值为(25.39±7.63)μg·m-3,苯系物浓度日变化高峰出现在9:00、12:00和18:00,与道路车流量密切相关;而背景区苯系物浓度偏低,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对交通区苯系物各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4-乙基甲苯、1,3,5-三甲苯和1,2,4-三甲苯是主要的贡献因子,汽车尾气是交通区苯系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