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超临界水氧化是利用有机物与超临界反应来破坏有机物结构的一种新型氧化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水的特性和超临界水氧化的原理与工艺装置,综述了这一高新技术在对酚、甲胺磷、DDT、硝基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因素(温度、压力、氧化剂浓度、停留时间、有机物初始浓度、pH值)以及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对这一新型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一辆摩托车,丈夫操控,驮着老婆,背着孩子,带着给家人备好的新年礼物,就这样上路了,奔向那个叫家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春节的魅力之所在。火车票难买,汽车票较贵,摩托车行程虽危险而辛苦  相似文献   
43.
乔国林 《安防科技》2010,(12):14-17
从电磁环境分析入手,通过电磁参数计算,得出堆取料机系统雷击风险评估,提出了针对于野外工业系统且有别于通常建构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4.
今年3月份在东京举行“RFID论坛”上,日本经济产业部情报经济课长作了题为《日本电子标签发展战略》报告,就业界最为关注的RFID标准问题,明确提出日本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向欧美标准EPC靠拢,至少要使日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和欧美标准通用。他的这一报告表明了日本官方立场,会使日本国内关  相似文献   
45.
缺氧生化和加压生化法处理酒精酿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明青  常国林 《化工环保》1998,18(5):309-311
缺氧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一部分CODcr,并使出水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该法主要用于CODcr较高、单纯好氧生化处理难以达标的有机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处理费用较低。加压生化法具有废水停留时间短、处理有机物负荷高、有机物去除率高、耐冲击负荷、操作简...  相似文献   
46.
姜照    宋俊芳 《四川环境》1995,14(1):52-53
乡镇砖厂是乡镇企业中的一大财政支柱,目前,绝大多数的砖厂都生产粘土砖,因此,建成 了制砖取土毁地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制砖过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农村环境质量的影响也很大,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恶,本文根据机会成本法对佳木斯市乡镇砖厂毁地作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于1982年共同研究设计成功北京市玻璃二厂制瓶车间配料工段除尘系统。这项治理工程经过两年来的运行,效果良好,已经有关单位通过验收。 这个车间的配料工艺过程是:装在各料仓的原料(包括白云石、萤石、石灰石、纯碱、煤粉和重晶  相似文献   
48.
在进行滇池宝象河流域入湖污染负荷总量核算时,涉及流域的水量平衡计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两者联系密切,并且在水循环过程中相互转化。不是所有的降水都能补给地下水,进而产生地表径流,只有当降雨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才有可能产生地表径流。全流域地表径流产生与降雨关系的试验研究,有助于分析当地气象因素以及降雨时段之初的包气带含水率和地下水埋藏深度,为污染负荷总量核算提供叁者和借器.  相似文献   
49.
5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中的底泥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导致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底泥释放的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污染物迁移后甚至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底泥治理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底泥污染治理技术,从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进行阐述,对原位修复技术中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和异位修复技术中底泥疏浚技术和污染物与疏浚物固相分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提出了未来底泥修复技术研究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