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81.
在系统分析评分法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应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对大连市内5区239眼枯水期和236眼丰水期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初步划分各地下水样所属质量级别,并给出主要超标项目;然后将主要超标项目作为重点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对上述评价中的1级和2级地下水质量进行精确评价,计算各地下水井水质的级别特征值.结果表明,大连市2004年的枯水期地下水质远好于丰水期的地下水质;市内5区中,中山区的地下水质最好,沙河口区和西岗区地下水质居中,甘井子区和旅顺口区地下水质最差.研究表明,加附注的评分法与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相结合对地下水质进行评价,既节省了评价工作的时间,又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82.
为预防煤矿充填系统运行安全事故,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集对分析法(SPA),研究煤矿充填系统稳定性。首先,建立充填系统稳定性评判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构建GRA-SPA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将评价集与指标集建立集对、计算其绝对关联度及综合联系度来确定评价对象等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最后,以某矿充填系统为例,用所建模型评判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矿充填系统稳定性等级为较稳定,且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不明显,仍需引起重视。该模型能够将充填系统各指标因子的同一性、差异性和对立性通过联系度系数定量化,得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评判结论,为煤矿充填开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3.
对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在节点处锚固体系的研究及确定性结论很少,ACI440.2R规范仅给出了概念性的锚固措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虽然提出了定量的锚固措施但缺乏理论支撑和试验支撑。为确定梁柱节点处CFRP具体的锚固措施,对粘贴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锚固、并采用悬臂梁分级加载的试验方法研究锚固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现行规范的锚固措施无法保证结构加固后的安全;机械锚固方式锚固CFRP是可靠有效的;夹具的尺寸及刚度对锚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夹具的趾部长度不宜超过100 mm;体外锚固不破坏原结构并能提高柱的抗剪能力,在结构加固时宜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284.
2012年12月4日—11日,使用微孔均匀撞击式采样器(MOUDI)连续7 d采集广东省韶关市3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气溶胶样品,采用GC/MS测定包括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在内的17种PAHs的浓度水平,并分析Σ16PAHs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韶关市冬季气溶胶颗粒中Σ16PAHs的质量浓度为17.29 ng/m3~23.97 ng/m3;Σ16PAHs集中在1.0μm~3.2μm的积聚态和粗颗粒中,呈单峰分布特征;比值参数分析显示,韶关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自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285.
实验通过运行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对城市初级污泥的两步嗜热厌氧消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步嗜热厌氧工艺相比,两步嗜热厌氧工艺运行稳定,具有更高的有机物降解率、病原体的杀灭率,多产出的甲烷气体不仅可以弥补由于预处理而额外消耗的能量,而且还有净能量剩余。  相似文献   
286.
王成辉  闫琨  韩新宇  施择  毕丽玫  向峰  宁平  史建武 《环境科学》2017,38(12):4968-4975
为研究高原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选取昆明市草海隧道内大气PM_(2.5)为研究对象,并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多环芳烃、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PM_(2.5)质量浓度为225.65~312.84μg·m~(-3),是同期环境大气中PM_(2.5)浓度的11~14倍,PM_(2.5)中碳组分所占比重最高,约占总质量浓度的35.73%,其次无机元素占21.78%,离子组分在4.79%~5.52%之间,含量最低的是多环芳烃,占0.25%~0.32%;离子组分中Ca~(2+)和SO_4~(2-)含量较高,占总离子浓度的77.78%~80.17%,显示为地壳来源,其次是NH_4~+、NO_3~-的浓度也相对较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源;草海隧道PM_(2.5)中以分子量相对较大、不易挥发的4、6环PAHs为主,机动车尾气对PM_(2.5)中多环芳烃的贡献十分显著,毒性最强的Ba P浓度是国家规定浓度限值的23~29倍,高原草海隧道大气中存在PM_(2.5)暴露健康风险;隧道大气PM_(2.5)中元素由PCA分析显示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来源占比约61.64%,其次机械磨损排放源占比约为17.49%,最后为轮胎磨损排放源,占比为9.11%;云贵高原大气低压低氧条件下,机动车发动机燃料不完全燃烧几率较高,导致机动车尾气PM_(2.5)中的OC以及PAHs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287.
碳氮比对稻草和猪粪生物处理及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业废弃物稻草和猪粪为发酵原料,首次采用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对稻草和猪粪混合物进行生物处理,通过考察不同碳氮比(25∶1、30∶1、35∶1和40∶1)条件下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生物预处理的发酵特征及后续的产甲烷能力,探讨了碳氮比对稻草和猪粪的协同生物预处理及厌氧消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碳氮比为30∶1、料水比为11%时,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经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于55℃预处理30 h后其厌氧消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稻草和猪粪降解液中滤纸酶活和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分别达到了2.18和2.31 IU,其失重率高达41.69%;随后经厌氧发酵后其甲烷产率和产甲烷速率分别可达318.14 m L·g-1(以VS计)和10.61 m L·d-1·g-1(以VS计),且总量为9.9 g的稻草和猪粪混合物的总甲烷产量可达1948 m L,上述结果相对于未经生物预处理的对照组均提高了38%.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其它种类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88.
前言最近,以食品为主的环境中致癌物质受到了强烈的注意。在致癌性化学物质中,特别是N—亚硝基化合物受到了更大的注意,其理由是因为它们的前驱物质各种胺类和酰胺类,以及使它们亚硝化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氮氧化物(NO_2,  相似文献   
28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地质市场相对不太景气,本公司和一些单位一样从地质勘探行业转向与建筑市场竞争。为了能够适应新行业的特点,而进行安全管理,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本公司从零开始,在施工安全生产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技术,制定了一套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我们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因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既是属于组织实施阶段,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最重要的环节。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的、多工种的、立体交叉的作业现场,而且临时设施多,…  相似文献   
290.
铜对缘管浒苔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铜对缘管浒苔的毒性效应,试验了不同的配合剂对铜的毒性效应及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铜对缘管浒苔的毒性效应阈值为0.10mg/L,0.50mg/L Cu^2+可使缘管浒苔迅速死亡,培养96h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为零,EDTA可抑制铜在藻体中的累积,缓解性;8-羟基喹啉则促进铜在藻体中的累积,加剧了毒性,和铜污染的培养介质短期接触(<1h)后,加入足量EDTA,藻体生长和对照组相当,较长时间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