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2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自动控制加湿出灰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干粉料在装、却、堆、放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水泥生产加工程序多,粉尘产生源分散,治理难度大,根据生产工艺特点,点线控制,采取标本兼治和加强运行管理综合措施,即可达到粉尘治理之目的,对改善环境效果显。  相似文献   
33.
台湾现今之农地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农地重划,而农地重划是将农地加以重新规划整理,以区划整理成标准块,并配备农路及改良灌溉排水系统,为增进土地利用之改善措施。台湾之农地重划,使每一块均能直接临路、灌溉及排水,并透过土地交换分合,集中农户土地,便于农机耕作及农事管理,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所得。台湾自1958年试办农地重划以来,至2004年底止已完成超过39×104hm2之农地的重划,在台湾农业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首先对台湾地区已实施40余年之农地重划历史作一回顾,其次针对台湾历年各农作物产值、产量之关系及与农地重划的相关性作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近年来台湾农地重划及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台湾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珠海市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珠海市现存的水环境问题立项研究非点源污染。简要介绍本研究的总体方案,探讨城区地表径流污染、农业地表径流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和大气湿沉降污染的研究方法。针对珠海非点源污染现状,提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方法以及调控对策。可为本区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可资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5.
基于ARIMA模型的区域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20世纪末以来,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研究成为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热点,而生态足迹指标的可预测性一直是研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通过分析1949—1998年广州市的水生态足迹变化,并对计算结果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广州水资源利用和水产品消耗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根据其发展变化规律预测广州市未来水生态足迹的变动。结果表明,ARIMA(2,2,2)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广州市1949—1993年期间水生态足迹变化,经1994—1998年实际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误差在5%左右;应用ARIMA(2,2,2)预测广州市1999—2008年的人均水生态足迹,结果分别为:0.5935,0.656 2,0.714 7,0.779 0,0.840 2,0.901 55,0.964 11,1.025 57,1.087 44,1.149 43 hm2,预测结果表明广州市1999—2008年期间的人均水生态足迹仍呈较快上升趋势,居民对于水产品的需求提高以及城市发展、人口增加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导致这种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在对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农业开发基地土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基地坡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土壤改良途径;结合基地的情况与当前绿色食品发展的形势,提出了在退化坡地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7.
中国生态资产估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全球变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生态资产研究已成为政府、科研院所等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将生态资产研究按行政区、流域与单一生态系统分3类进行分析,发现在流域尺度上的生态资产估算,以及生态资产的驱动机制研究较为薄弱;同时,文章对生态资产估算技术的适用范围、特点与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生态资产研究存在的难点与不足,并对中国生态资产估算做了一些前展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38.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机模型是极其有效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污染负荷估算的定量化工具,为非点源污染评价、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文章综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不足,并对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由于非点源污染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形成机理模糊、管理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未来非点源污染的量化模型研究及其与量化模型有关的相应参数研究、模型与GIS集成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39.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知道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不能是单科作战,而必须是多学科的协同行动。“土壤与环境”问题有许多急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的课题,例如,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土壤动物、土壤种子库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污染物在土壤、水体、大气之间的迁移、转化;土壤侵蚀、土地退化和农业环境保护,等等。广东省有许多从事环境科学、土壤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这一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  相似文献   
40.
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5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轴线——广深高速公路和广珠高速公路运营前后沿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并进一步对比分析相同功能等级道路的生态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运营后,沿线区域建设用地增加迅速,耕地大量流失且迅速向建设用地转化;(2)公路的建设运营使得沿线区域人工干扰强度加大,景观斑块密度增加、面积减少、斑块形状趋向复杂,景观破碎化加剧;(3)道路途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原有的景观格局特征是导致道路生态破碎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4)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效应远大于其对人工景观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