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冬作季节土壤持续淹水处理(淹水)稻田平均CH4 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干燥处理(干燥),前者是后者的5.58 倍(1996 年)和4.16 倍(1997 年)。冬作季节土壤水分状况明显影响土壤Eh 和CH4 排放的季节变化。淹水处理土壤Eh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皆处于适宜CH4 产生的水平,所以整个水稻生长期皆有CH4 排放(经历烤田后例外),而干燥处理水稻移栽42 d 后土壤Eh 才降为负值,在此期间几乎没有CH4 排放。  相似文献   
152.
铜、锌和锰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运用评价化学品毒性藻类测试的标准实验方法 ,得到铜、锌和锰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1.8μg/L、65.0μg/L和 5.5mg/L ,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 96h EC50 分别为 67.3μg/L、473.0 μg/L和 17.0mg/L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安全浓度还是从 96h EC50 考虑 ,都证明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铜 >锌 >锰 .不同金属离子与藻细胞的不同亲和性是导致金属离子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153.
结合防屈曲支撑拟静力实验的研究成果,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一栋建筑的地震反应。比较原设计结构与减少梁柱面积但安装有防屈曲支撑的减缩结构这2种方案下的地震响应,使两者的层间位移角相近并满足规范要求,进而做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地震响应,并且先于梁柱破坏,保护主体结构安全;安装防屈曲支撑的结构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建筑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54.
提高输电塔主材的承载能力,可有效地避免输电塔倒塌事故的发生。为研究新型夹具式加固方案的有效性,考虑加固后主材与加固材实际的受力特性,设计了7个基于新型夹具的双角钢十字组合构件,通过偏心受压试验对比分析了新型夹具式加固方案与常规加固方案下组合构件的承载性能,讨论了新型夹具上螺栓排数、夹具间距以及组合构件长细比等参数对新型十字组合构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以及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表明:新型十字组合构件大都发生主材角钢受压屈曲破坏,而夹具和螺栓等组件的变形不明显;新型夹具式加固方案在承载性能方面与一字板方案相似,十字组合构件的偏压承载力比单角钢构件提高约41%~62%;建议当长细比不小于48时,宜采用单排螺栓夹具连接主材与加固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等方面吻合较好,可作为后续参数化分析的依据。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输电塔加固工程提供试验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5.
2009年冬末湖北省出现了历史少见的长达13~19 d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同期比较以及连阴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监测,结合影响和灾情资料以及有关行业标准,对这次过程的天气气候特点、发生程度、成因和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连阴雨过程具有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雨量大、气温低、寡照的特点,并伴有雷暴、冰雹、冻雨及雨凇等灾害,江汉平原中南部和鄂东连阴雨过程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2)连阴雨过程主要是由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变化或调整引起的;(3)连阴雨对农业、居民生活、交通、商业等产生较严重影响,并诱发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灾害后续效应在农业病害发生发展上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56.
为了研究揭示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特性,基于36组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受压试验,获得了不同锈蚀程度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数据,分析了箍筋质量锈损率对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点应变、极限应变以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而研究提出了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箍筋质量锈损率的增加,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点应变和极限应变逐渐降低;箍筋体积配箍率越小,箍筋质量锈损率对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变的影响越显著;当箍筋质量锈损率分别超过15%、10%和30%左右时,大部分方形箍、棱形箍和螺旋箍在试件轴压破坏位置处发生断裂;锈蚀箍筋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合理描述箍筋锈蚀程度对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7.
以新疆准东五彩湾露天煤矿开采区为研究靶区,基于2006~2011年的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对干旱荒漠区露天煤矿开采对植被的扰动进行分析.利用植被覆盖度特征和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了露天煤矿开采中不同等级植被群落的受损速度和面积变化情况,通过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和波动程度,研究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植被受损范围与受损程度.结果表明,2006~2011年,露天煤矿开采对研究区植被破坏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年均减少1.2%,并且植被等级越低,植被受损速度也越快.其中植被受煤矿开采粉尘影响的范围较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69%,影响的平均最大距离约为3.2km,并且煤矿的开采规模越大,影响的距离越远.煤矿采掘区、排土场压占区和占用区内植被覆盖稀疏,有植被区域占该区域面积的12.15%,尽管该区域植被覆盖面积不大,但所在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波动程度在0.05~0.15之间,植被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58.
八木铁雄 《安全》2000,21(2):31-35
八本铁雄先生是日本国千叶县松户市消防局六室消防署救急科长,曾多次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1997年加入中国消防协会,成为中国消防协会的一名外籍会员,现正在学习中文。编译者是199:1年在日本消防大学留学期间与八木先生相识的,1996年编译者随中国消防教育代表团访问日本时,代表团曾受到八木先生的热情接待。在两个月前,位于日本茨城县那珂郡东海村的核燃料厂铀加工设施发生了一起核辐射事故。事故发生后,八木先生每天都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搜集事故现场的情况.随后参考了有关的专著文献和新闻报道资料,及时撰写了这篇论文,上周寄给了编译者本人。八木先生希望中国的核安全人员尽快了解这起核辐射事故的概况和消防救援情况,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为中国今后有可能发生类似事故时的抢险救援献计献策。同时.八木先生也希望借此论文表达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下面就是八木先生撰写的论文。为了适应国内读者对日本消防救援体制、铀加工工艺等内容的了解,在尊重八木先生论文主要观点的前提下,编译者对此论文进行了必要的增删。  相似文献   
159.
从污染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PCBs)降解菌,利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降解菌的16S rDNA,得到~1 500 bp的片段。经纯化,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p,并用其对PCB77进行降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2 d后达到对数生长期,当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109cfu/mL、PCB77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微生物对PCB77的降解率为58.63%。微生物对PCB77降解的最适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2×109cfu/mL、外加蔗糖浓度为2.0 g/L、PCB77初始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160.
2011年过去时留下了诸多有关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前景的问号,加之2012这个数字带有古老的玛雅传说色彩,鉴于此很多人认为2012年将注定是一个"谜",如今年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