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介绍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分析及采样时遇到的问题,着重讨论了有机硫化物的采样方法的选择,回顾了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样品采集取得经验,并展望今后采集有机硫的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2.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乙醇与民争粮、争地的问题。但秸秆存在着分布分散、收购困难、价格容易波动等问题,进而成为制约纤维素燃料乙醇企业发展的瓶颈。针对吉林市地区的玉米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就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秸秆收购、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及正常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赤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137Cs法对赤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展开调查研究,以期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赤水河中上游地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以侵蚀为主,平均坡度在11°~19°之间时,侵蚀模数介于3630~6776 t/(km2·a),其中,习水和叙永研究区坡耕地平均坡度均大于15°,土壤侵蚀强烈,侵蚀模数在6050~6776 t/(km2·a)之间;草地平均侵蚀模数为4235 t/(km2·a);(2)林地有微弱堆积,堆积模数为1331 t/(km2·a);水稻田堆积模数为3872 t/(km2·a)。可见,当平均坡度大于15°时,坡耕地土侵蚀强度较大,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水保措施是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并简要叙述了碳纳米管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碳纳米管在防腐涂层中的研究和应用,其主要应用有化学复合镀、电镀和涂料。最后分析了碳纳米管在腐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异龙湖水生植物残体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龙湖水质多年呈劣V类,湖内水生植物残体腐烂造成严重内源污染,但水生植物又是生态高效的水质净化材料和良好的生物质资源。本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残体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最终发现采用水生植物残体制造专业基质和土壤调理剂在环境、经济、社会、资源效益上均表现良好,既可妥善去除水生植物残体造成的二次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该方法也可为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中产生的水生植物残体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一、引言区域环境噪声的预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但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区域内噪声源分布及声波传播途径的声学性质缺乏规律性,使这一课题的研究颇为困难,只对一些声源分布较为简单的情况取得一定成果。我们认为,对一般区域,尽管声波的传播与衰减确实符合物理规律,但由于声源分布的无规性(包括运动着的声源其坐标的不确定性以及间歇出现的声源其出现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传播途径上声学性质的无规性(例  相似文献   
87.
金沙江下游地区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实测资料较少,可靠的泥沙来源信息尤其是一系列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如"长治"工程实施后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及贡献,对该区未来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不同治理措施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低频磁化率χ_(lf)和放射性核素~(210)Pb_(ex)双指纹因子,开展了金沙江下游一"长治"工程治理小流域(元谋县凉山乡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表土、林地表土和沟谷堆积物三种物源的χ_(lf)和~(210)Pb_(ex)平均含量分别为(21.81±9.43)×10~(-8)m~3/kg和40.53±9.49 Bq/kg、(24.06±9.61)×10~(-8)m~3/kg和119.35±22.81 Bq/kg、(16.60±5.27)×10~(-8)m~3/kg和30.62±12.69 Bq/kg。流域出口泥沙的χ_(lf)和~(210)Pb_(ex)平均含量分别为(17.69±2.87)×10~(-8)m~3/kg和33.63±6.17 Bq/kg。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凉山乡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沟谷堆积物,相对贡献率为79.6%;未经治理的陡坡耕地产沙贡献率为19.1%;林地面积占比最大但泥沙贡献极微,仅1.3%。基于χ_(lf)和~(210)Pb_(ex)的双指纹泥沙来源判别结果与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复合指纹分析结果一致。受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主控,沟谷侵蚀是金沙江下游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以坡改梯和植被恢复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对坡面侵蚀泥沙减控具有积极作用。该区未来水土保持工作应重点加强流域沟谷治理,降低泥石流等泥沙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8.
藏北高原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及其与雪灾关系初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得藏北高原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藏北高原1997 ̄1998年冬半年土壤日温差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藏北高原1997年冬天的特大雪灾有关。从浅层土壤日温差的异常变化,定性地说明了藏北高原1997 ̄1998年冬半年不同地点雪灾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89.
正目前,市场上门禁控制器品牌型号较多,其各自技术要求、参数不同。智能楼宇大厦、建筑群、地铁、机场、大型商场、政府机关等地方,门禁控制器应用数量庞大,项目分批次建设,每批次中标者为不同硬件品牌及软件提供商,授权需要在各厂商软件中独立授权,操作变得繁琐,本文研究建立一套集中管理平台,制定统一标准,实现将各厂商门禁控制器接入平台,由平台进行一次授权,解决多品牌门禁不兼容的问题。通过在地铁场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增塑剂(organophosphate esters,OPs)用量大、环境分布广泛、毒理效应显著,已成为环境领域关注热点。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珠江主干和东江河流表层样品中7种常见OPs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沉积物中OPs分布广泛,珠江主干∑7OPs范围为78.9~577 ng·g~(-1),主要污染物为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TBEP),其次为磷酸三丁酯(TBP)和磷酸三(2-氯)乙酯(TCEP),均值分别为84.6 ng·g~(-1)、55.6 ng·g~(-1)和27.8 ng·g~(-1);东江河段沉积物中∑7OPs含量范围为24.0~293 ng·g~(-1),以磷酸三甲苯酯(TTP)、磷酸三苯酯(TPh P)和TBEP为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分别为55.6 ng·g~(-1)、32.7 ng·g~(-1)和17.5 ng·g~(-1)。以上结果揭示了珠江和东江沉积物中有机磷阻燃剂/增塑剂的浓度和分布是明显不同的,可能与不同来源的点源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