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SBR反应器,在低DO浓度条件下,成功快速启动了亚硝化反应工艺,并对启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器主要参数:DO为0.5~0.7 mg/L,pH为7.2~7.5,温度30~33℃,曝气时间6 h,通过循序递增的氨氮浓度(35~85 mg/L)间歇交替进水,经过33天的稳定运行成功实现了亚硝化的快速启动并且实现亚硝态氮积累率90%以上。考察了SBR亚硝化启动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DO直接影响亚硝化进程,当DO平均浓度约为0.5 mg/L时,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得到恢复;在SBR周期试验中,pH、DO浓度与短程硝化密切相关,可作为亚硝化过程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2.
PAHs是具有"三致"作用且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险污染物.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土壤的治理中.综述了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效能、机制及有关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提高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有效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耐受甲拌磷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受甲拌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用添加甲拌磷的普通培养基进行室内培养,以从中分离筛选出甲拌磷的耐受菌.本研究筛选得到的菌株JZ1能耐受的甲拌磷质量浓度高达28 000 mg/L,且能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JZ1为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黏着剑菌能在pH=5.0~9.0范围内很好地生长,最适pH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生长环境中,NaCl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5 g/100 mL(0.5%),超过8.0%时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用斜面固体培养基继代培养15代后,观察第5、10、15代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农药的耐受性能,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甲拌磷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染料废水的来源、产量、水质特点和目前常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对目前国内外处理染料废水技术尤其是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经济适用、无二次污染的选矿药剂废水的处理方法,首次采用MBR技术对辽宁某选矿药剂厂的黄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MBR系统启动与驯化过程中污泥的变化特性,并利用已运行稳定的MBR系统处理黄药废水,考察其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水样的黄药质量浓度为353.5~487.0 mg/L、ρ(COD)为1135.5~1486.9 mg/L、pH为9左右时,MBR系统在外加C源无水乙酸钠为0.5g/L、HRT为24 h、反应温度为(28±2)℃时处理该废水,系统连续运行12 d,其出水COD去除率均高于94.5%、黄药去除率均高于99.8%。该研究结果为选矿药剂———黄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抚顺西露天矿为研究区,利用GMS (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数值模拟软件在分析矿区及其周边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点,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工作区地质勘探资料及对充水因素的分析,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对涌水量作出预测,提出平衡状态时排水井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根据矿坑的地形特点分别在南北两侧安置5口深度为100 m,长度为100 m,排水量为10~20 m3/d的水平井,并且在模拟区矿坑最低处按照100 m的间距安置4口深70~100 m,排水量为20 m3/d的竖井时,矿坑中不会有水溢出。  相似文献   
17.
从甲拌磷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JZ1-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sp.).最初,该菌株在24 h内对200 mg/L甲拌磷的降解率为42.2%.当驯化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JZ1对200mg/L甲拌磷的降解率达到56.3%.以JZ1为出发菌经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后获得菌株JZ1-II.JZ1-II对甲拌磷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当盐酸羟胺质量分数为2%时,降解率提高至67.8%; 进一步经紫外照射45 s,降解率提高至83.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拌磷的降解动态,在JZ1-II的作用下,甲拌磷在12~24 h内下降迅速,24 h后降解率基本稳定在83%.采用氯化亚锡法测定培养基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分析甲拌磷的降解途径,甲拌磷的降解过程应为:甲拌磷(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首先降解为二乙基磷酸,继而转变为磷酸.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生物转盘生物量小,有机负荷低等特点,首次采用新型网状生物转盘辅以生物接触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为提高其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气水比、有机负荷的研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状生物转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实验中转盘的有机负荷为35.41 g COD/(m2·d)时,...  相似文献   
19.
一株对硫磷降解菌的诱变复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施用对硫磷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出1株能以对硫磷为唯一C源的菌株D10,研究微生物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鉴定表明,D10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微生物,该菌株对农药对硫磷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1 800 mg/L,但D10对农药对硫磷的降解率仅为25%.本文通过D10诱变复壮试验提高对硫磷降解率,结果表明,经紫外线(18 W)辐照10 s后,D10对农药对硫磷降解率提高至49.1%; 用0.8%盐酸羟胺溶液振荡处理30 min后,降解率为69.6%; 用60%土壤浸出液振荡培养48 h后,降解率为53.9%.对D10进行上述条件下的复合诱变,对硫磷降解率可达到82.8%.高效降解菌的选育为提高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改进有机磷农药萃取的前处理方法,使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简便、精确,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拟合较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