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5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9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55篇 |
综合类 | 215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30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浅谈沼气发酵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农业系统中,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能后,通过食物链在生态农业内各生物间进行能量转换,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耗率极大。损失主要表现为生物呼吸消耗热能和废弃有机物(根、茎、叶、粪便、尸体等)中所含能量没有利用或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对废弃有机物中含的能量,可以通过沼气发酵来吸收利用。沼气发酵实质上是把微生物在土壤中对有机物的分解过程转移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的原料主要为禽畜粪便和作物秸秆两大类,使沼气菌(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时散发的可燃气体沼气可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之用。一、沼气能利用开发沼气能是我国利用生物… 相似文献
232.
相比昆虫,人们对微生物这一名词好像要熟悉得多,毕竟它和植物、动物并列属于生物的一大类。它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类病毒、原生动物及单细胞的藻类等,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233.
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南京市城区大气细粒子(PM2.5)化学组分(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小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采用正矩阵因子分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分别基于全年观测数据(PMF全年)和逐月观测数据(PMF月份)进行源解析,比较不同观测周期源解析结果的差异以及对PM2.5各组分浓度估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观测周期下,PMF源解析结果中因子类型未发生改变,但因子组成和贡献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由于PMF模型假设同一观测周期内源成分谱不发生变化,只有基于逐月观测数据的PMF源解析才能体现全年范围内因子组成和贡献分布的变化.尽管PMF全年和PMF月份的分析结果均能准确估算PM2.5组分的月均浓度,但PMF月份结果对各组分小时浓度的估算值和观测值在时间变化上更一致.这是因为PMF模型要求对各组分浓度的平均值进行拟合,易低估(或高估)PM2.5组分在观测周期内的极大(或极小)值.因此,基于短期(例如,月份)高分辨观测数据的PMF分析... 相似文献
234.
盐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区域经济发展等带来诸多益处,也伴随着一系列盐化污染问题,尤其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着治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生物生态环境、居民居住环境,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盐化工污染处理方法的相关技术措施.针对乐山某盐化工厂污染治理问题,通过研究盐化工业污染的特点、现有的治理措施和方案,提出采取生态修复工艺技术,为... 相似文献
235.
粘土颗粒吸附直接染料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粘土颗粒对直接耐晒黑和直接大红染料的吸附均可分为快速的边缘覆盖和慢速的晶层吸附2个过程,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除了伊利土-直接耐晒黑染料的吸附体系之外,其它体系的吸附过程中以晶层吸附为主的阶段均具有类分形特征.体系的非线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模式,并且除了蒙脱土吸附直接大红染料之外,也可以用分形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在不同原始浓度下直接大红染料在粘土颗粒表面发生的边缘覆盖和晶层吸附这2个过程的程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吸附等温线在原始染料为150mg·L-1时出现最大的吸附量,而且颗粒边缘覆盖的直接大红染料的比例较高.染料进入粘土颗粒的晶层后,扩大了晶层间距,改变了其表面微孔几何结构.颗粒表面棱角变得光滑,结构疏松,片层结构逐渐减少,上述效果在蒙脱土颗粒上或直接耐晒黑染料吸附时表现地更为显著.而且吸附染料后蒙脱土颗粒对N2的吸附量比伊利土下降的幅度小,其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的下降比例也比伊利土小,其中平均孔径的差异比较明显.吸附染料之后粘土颗粒表面分形维数Ds均升高了,晶层膨胀和开孔作用抵消了"表面粗糙度屏蔽"、"孔阻塞效应"机理降低Ds的影响.增加了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236.
237.
238.
为探究沥青铺面材料VOCs排放特征,并开展臭氧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在实验室内模拟了沥青VOCs的排放.结果表明:沥青VOCs的组分组成以烷烃和OVOCs为主,正十一烷、正十二烷、乙醛、庚醛为沥青排放VOCs的高排放物质.OVOCs和芳香烃是沥青臭氧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烷烃和芳香烃是沥青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沥青VOCs对人体健康存在明显风险,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间二乙苯、1,2,3-三甲基苯、反式-2-乙烯,致癌风险的贡献物质为苯、乙醛、三氯乙烯. 相似文献
239.
240.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