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520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850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130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和废气中N‘,N—二甲基甲酰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气相色谱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测定废水和废气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1.0mg/L ̄1881.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废水为0.5mg/L;废气为0.8mg/m^3,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4% ̄8%,回收率在76% ̄112%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702.
电渗析作为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电驱动膜分离技术,可以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实现离子的选择性分离,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与资源回收,其中离子交换膜是选择性分离的关键 .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制备了聚吡咯/对甲苯磺酸(PPy/pTS)膜电极,发现其可在0.4 V 与-0.8 V(vs. Ag/AgCl)下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并伴随着阴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从而实现阴离子的富集与分离 .采用 PPy/pTS 膜电极建立了膜电极电渗析器并进行 Cl-和 SO42-的分离 . 研究发现低 pTS 的掺杂量有助于提高离子分离性能,pTS 浓度为 0.1 mol·L-1时,接收液 Cl-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 0.59 mmol·L-1和 0.03 mmol·L-1,Cl-/SO42-分离因子可以达到 13.92.此外,优化 PPy/p...  相似文献   
703.
从首钢焦化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BC026,它具有自絮凝特性,对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壮观霉素具有抗性,可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中良好生长.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确定该菌为Shinella zoogloeoides.纯菌对单基质的降解实验表明,在30℃、180 r/min和pH为7的条件下,当投菌量为0.1 g,L时,BC026可在17 h内将400 mg/L吡啶完全降解;在吡啶初始浓度为99~1 806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BC026均能保持降解活性,较高初始浓度的吡啶对BC026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但BC026在适应后对吡啶的降解速率较快;降解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8.BC026对吡啶的代谢途径研究表明:降解的第一步是断开吡啶的2条C-N链,生成氨氮和戊二醛,随后戊二醛被氧化为戊二酸,并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吡啶中的氮有59.5%转化成氨氮.  相似文献   
704.
用蚕豆初生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污染的水系统,1986年已被国家环保局编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并已在全国推广使用。现在利用这一测试方法对大庆南线排水干渠进行监测,从对生物的毒性角度出发,评价油田30年开发以来水体的污染程度,为环境管理和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5.
为阐述青木关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来源、迁移及转化研究,2013年7月31日、10月25日分别在青木关地下河入口、天窗和出口处进行采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溶解态正构烷烃、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月和10月样品中溶解态正构烷烃、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 354、667 ng·L-1和24 203、2 526ng·L-1.溶解态正构烷烃和脂肪酸的含量随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均呈降低的趋势;基于正构烷烃分子特征参数CPI、OEP、Paq和R(ΣC≤20含量与总量的百分比)发现7月青木关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细菌等微生物和藻类.10月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生植物,但随着地下河运移距离的增加,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的贡献逐渐增大;溶解态脂肪酸C16:0比例最高,结合碳峰分布特征显示7月和10月水样中,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为地下河中溶解态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06.
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硫化氢和羰基硫排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生长季(5~10月)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H2S和COS的释放动态.结果表明,H2S、COS的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在生长季,黄河三角洲翅碱篷湿地是H2S和COS的释放源,其中H2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4.97μg·(m2·h)-1,COS的平均释放通量为0.92μg·(m2·h)-1.在探讨的环境因子中,不同环境因子对翅碱篷湿地H2S和COS释放通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土壤SO2-4含量是影响H2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是影响COS释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含硫气体的排放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如植物、潮汐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7.
叶凯  孙玉川  贾亚男  朱琳跃  徐昕 《环境科学》2020,41(12):5448-5457
采用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水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残留量,并探究了OCPs和PCBs的浓度、分布和来源等残留特征.结果表明,OCPs总浓度范围为34.8~623.2 ng·L-1,均值为215.6 ng·L-1,其中,HCHs、DDTs和其它类OCPs总浓度范围分别为8.2~23.6、4.5~363.7和22.2~235.9 ng·L-1,均值分别为15.9、104.5和95.3 ng·L-1;PCBs总浓度范围为6.0~40.7 ng·L-1,均值为16.8 ng·L-1.总体而言,OCPs和PCBs污染处于中上水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部分OCPs和PCBs平均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研究区各采样点水体中污染水平差异较大,但OCPs和PCBs的季节分布相对均匀.源解析表明,HCHs源于周围环境中林丹的输入;DDTs源于近期工业DDT的非法使用;其它类OCPs源于大气沉降和农业活动输入;PCBs来源既有历史残留,又有企业排污活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部分有机卤素污染物具有同源性,或有类似的来源和分解机制.结合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区饮用水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但儿童对污染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708.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1967、1986、2000和2006年4期土地覆被数据,从50m分辨率开始,按照50m的间隔依次递增至2000m,共生成40种粒度的格网,然后利用景观指数方法,对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覆被随尺度变化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00m粒度能在准确保留土地覆被面积信息的同时,稳定地反映景观指数的变化规律,因此是分析该地区土地覆被及其变化典型特征的理想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709.
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效果及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中温(35±0.5℃),进水有机负荷为0.5~7.0kgCODCr/(m~3.d),HRT=3~12h,进水CODCr浓度分别为150,350,550和850mg/L时,CODCr去除率分别达50%,80%~87%,86%~92%和90%~95%,反应器出水CODCr浓度在70~90mg/L。研究表明,该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时,不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10.
本研究进行了大量室内外试验和污染实例考察。首先研究了三氯乙醛在土壤环境中的消失和转化规律。发现三氯乙醛在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能转化为三氯乙酸,后者在土壤中有1—3个月持留期,在土壤中三氯乙醛消失后(一般在几天内消失),三氯乙酸成为主要毒害物质。其次研究了三氯乙醛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衍生物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证明三氯乙酸是主要代谢产物。三氯乙酸能富集在植物体内并使之产生枯萎或生长畸形等症状。找出了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在植株体内的转化规律,解释了二者单独作用于植物时某些症状相似的原因。此外,还获得了有关三氯乙醛对小麦等作物的致害浓度资料和毒害症状的图谱照片。本工作首次阐明了三氯乙醛对土壤—植物体系的污染规律,为鉴别污染事故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