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普遍落后、用水量大、水循环回用率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用水现状,从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推广节水型工艺技术、强化串级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处理技术等几方面探讨了钢铁企业工艺节水的技术途径,并对钢铁企业节水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研究趋势,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2004—2019年的微塑料领域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表明,微塑料的国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微塑料的生物毒性作用”、“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分布与丰度”、“微塑料的迁移和鉴定方法”、“微塑料的吸附作用”和“微塑料的归趋和降解行为”等5个方面. 2017年后外文文献的主要突现关键词为“地中海”、“空间分布”等,表明当前微塑料的国际研究趋势是探究微塑料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海域(主要是地中海)中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底栖生物中的污染现状和生态毒性效应. 2019年中文文献共现较强的关键词主要为“检测方法”、“空间分布”、“控制对策”、“土壤生态系统”和“鄱阳湖”等,表明当前我国微塑料的研究热点可以概括为微塑料在环境(土壤和淡水)中的分布特征、鉴定和量化技术及其防控措施.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完善微塑料毒性的测定方法,建立微塑料检测的标准体系并制定微塑料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3.
采用调节池-高密度沉淀池-活性砂滤池-消毒为主要处理工艺,处理钢铁工业废水并回用,介绍该工艺技术特点、主要构筑物的技术参数以及运行效果。工程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总硬度、浊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85%及62%以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要求。处理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34.
王嗣禹  刘灵婕  王芬  季民 《环境科学》2019,40(12):5430-5437
溶解氧(DO)是控制短程硝化的重要因素,其对不同的生物处理系统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研究了DO对悬浮污泥及生物膜系统短程硝化效果的影响,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悬浮污泥系统,当DO从0. 25 mg·L~(-1)增加到0. 50 mg·L~(-1)时,氨氧化速率(AOR)从18. 08 mg·(L·h)-1升高至30. 27 mg·(L·h)-1;当曝气继续增加,DO达到3. 00 mg·L~(-1),仅运行14 d,进水氨氮(NH_4+-N)基本全部转化为硝酸盐氮(NO_3--N),且通过降低DO来恢复短程硝化效果需77 d,恢复过程缓慢.对于生物膜系统,DO由2. 50 mg·L~(-1)上升到3. 00 mg·L~(-1)的过程中,AOR稳定在11. 50~13. 50mg·(L·h)-1,当DO为3. 00 mg·L~(-1)时,80 d的运行结果显示,出水中氨氮与亚硝酸盐氮(NO_2--N)的比值可长期稳定在1∶1. 2~1∶1. 7,基本满足ANAMMOX工艺进水要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污泥系统在DO从0. 25 mg·L~(-1)增加到3. 00 mg·L~(-1)的过程中,主要氨氧化菌(AOB)菌属Nitrosomonas丰度由10. 07%增长至18. 64%.当DO为3. 00 mg·L~(-1)时,生物膜系统中Nitrosomonas菌属丰度与悬浮污泥系统相近为20. 43%,且生物膜系统富集了0. 78%的ANAMMOX菌属Candidatus_Kuenenia.综上,生物膜系统内DO的变化受曝气量影响较小,短程硝化效果受DO影响较小,短程硝化速率更稳定,更适合作为ANAMMOX脱氮工艺的前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35.
张博  赵益华  陶君  季民  马同宇  尚辰 《环境工程》2021,39(4):140-146
为解决高固体浓度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速率慢的问题,采用CaO对高固体浓度污泥进行碱解预处理。采用粒径分析及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浓度监测考察碱解预处理前后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评估碱解预处理对高固体浓度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有机物降解规律的影响,研究不同碱量下EPS、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解程度对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厌氧消化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CaO碱解预处理高固体浓度污泥后,污泥粒径变化不明显,而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均有增加;碱解预处理的破解程度随着碱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碱解预处理后,高固体浓度厌氧消化的累积甲烷产率提升了22.9%~34.8%;分析机理低碱量预处理时只能释放EPS中的有机质,从而促进厌氧消化的累积甲烷产率,而高碱量预处理时,EPS内的有机质和胞内聚合物都得到释放,使累积甲烷产率增加。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碱解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污泥甲烷产率,加快厌氧消化速率,并明显缩短延滞期。  相似文献   
36.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敏感度和向好性意愿日益提升。为分析公众对于大气质量的感知满意度,构建了大气质量感知领域情感词库,并进行精度验证和公众对于大气质量感知的满意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仅利用基础情感词库相比,采用大气质量感知领域情感词库计算得到的大气质量感知满意度精度由33.1%提高到93.9%。工业收入排名靠前的城市投诉较多,大气质量感知满意度偏差。公众大气质量感知满意度能够正确反映区域的整体大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内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内电解技术处理印染、制药等多种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内电解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在工艺优化、新型材料和反应器形式开发三个方面的改进措施,展望了内电解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菜对铜绿微囊藻克藻效应的3个环境因子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曲面模型分析,得出蓖齿眼子菜对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个数的相对抑制率在温度、光照强度、全盐莒3个环境因子分别为24℃、2 891 lx、4 407 mg/L时达到最大值.曲面模型经过方差分...  相似文献   
39.
污泥碱解和超声破解预处理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杨洁  季民  韩育宏  刘卫华  张绪强 《环境科学》2008,29(4):1002-1006
为提高污水厂污泥的厌氧消化速率,采用多频率多功率槽式超声发生器,研究了超声波、碱解、以及两者的组合作用对污泥破解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和超声波的组合预处理方式,对污泥溶解性COD的释放效果和VSS减少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超声波和单独的碱处理.单独超声预处理,污泥VSS的最大减少率为15.98%;单独碱解(NaOH/TS=0.04)时为22.12%;先碱解(NaOH/TS:0.04,24 h),再超声(60 min)以及碱(NaOH/TS=0.04)和超声(60 min)同时作用的预处理方式,可将污泥VSS减少率分别提高到51.45%和54.45%.破解作用引起污泥的水解分为快速水解和缓慢水解2个阶段,对快速水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可知,同时采用碱和超声的预处理方式不但可以获得最高的水解速率,而且降低了碱的投加量,缩短了超声破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40.
染色废水混凝脱色与氧化脱色的最佳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多种单一染料配制的模拟染色废水,应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脱色处理,应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脱色处理试验,得出了混凝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PH值最佳范围与脱色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