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13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相似文献   
512.
利用渣水系统处理脱硫废水是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实现低成本零排放处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考察脱硫废水引入渣水系统后对设备材质的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动态失重法与电化学法分别对系统内的金属材质进行了腐蚀行为研究,分别考察了温度、pH、电导率3个因素对渣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Cr18Ni9Ti钢和304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低于0...  相似文献   
513.
制备了3种铜基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氧气氧化降解水中水合肼。实验结果表明:三组分催化剂c-CuZnCr比单组分催化剂CuO(c-Cu)和双组分催化剂c-CuZn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在200 mL浓度0.04 mol/L的水合肼水溶液中投加23 mg c-CuZnCr,常温常压下反应360 min,水合肼的降解率达99.96%;c-CuZnCr在使用中稳定性好,循环使用5次未见活性降低。表征结果显示,三组分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因而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CuZnCr催化的反应活化能为32.73 kJ/mol,与水合肼浓度和氧气压力相关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7和0.78。  相似文献   
514.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鱼肉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砷和汞。通过试验优化微波消解参数、酸体系及赶酸温度,用在线加入内标方法消除基体干扰及仪器漂移对测定的影响。方法在0μg/L~40. 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砷和汞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 002 mg/kg和0. 001 mg/kg,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5. 4%~15. 6%,加标回收率为90. 0%~110%。将该方法用于测定芹菜和扇贝标准物质,测定值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515.
采用顺序提取的方法对南京市典型河流和湖泊水域的沉积物进行重金属化学形态研究,分析了Cu、Zn、Pb、Cd、Ni、Cr 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体沉积物中各个形态赋存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种元素生物有效性排序为:Cd PbZn Cu Ni Cr,其中Cd和Pb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不仅会对上覆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对水生动植物也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另外,通过结果间接反映出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大的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更高,各种金属元素赋存的形态也更易迁移转化,在环境治理方面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16.
炼化企业设备、管线多,工艺复杂,介质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泄漏,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现有常规检测技术受检测能力限制,无法满足远距离、大范围、实时检测的需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机载泄漏检测技术、多光谱技术、高光谱技术、基于可见光的智能识别泄漏技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等多种泄漏检测技术,对比其原理、适用性及优缺点,认为多光谱技术、TDLAS技术在泄漏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17.
518.
柱状V/AC催化剂的再生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吸附SO2的柱状V/AC催化剂的热再生和NH3再生行为.结果表明:柱状V/AC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生成的SO2主要沿催化剂轴向由内部向外扩散.催化剂350 ℃NH3再生的效率高于热再生的效率.两次热再生后柱状V/AC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开始下降,而六次NH3再生后的脱硫活性仍保持不变,甚至还稍高于新鲜柱状V/AC催化剂的脱硫活性.柱状V/AC催化剂孔结构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NH3再生使催化剂表面含N官能团增加,保护了催化剂小于1 nm的微孔.  相似文献   
519.
对自行设计的 Y 型内混双级雾化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喷嘴尺寸对喷嘴流量特性的影响.对比了压缩空气与过热蒸气做雾化介质的不同.通过测量喷嘴内混室压力,拟合出了供气压力-内混室压力曲线,并通过实验测量和校核,得到工质流景系数的表达式,对喷嘴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0.
湿地垦殖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溶解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三江平原天然沼泽湿地及湿地垦殖后的农田、弃耕还湿地、人工林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0~10cm)的活性碳、氮组分: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小叶章沼泽湿地垦殖为农田后,表层土壤各活性碳、氮组分显著降低:MBC减少了63.8%~80.5%; MBN减少了56.3%~67.1%; DOC减少了43.1%~44.3%; DON减少了25.2%~56.1%.农田弃耕还湿和人工造林后表层土壤的活性碳、氮组分有明显恢复的趋势,各组分恢复到天然小叶章湿地土壤水平的36.1%~59.9%(MBC);46.7%~65.9%(MBN);67.0%~69.3%(DOC);81.2%~88.3%(DON),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MBC、MBN、DOC、DON变化的重要因素;各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的DOC、DON、MBC、MB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DOC的影响大于对DON的影响;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可利用碳、氮的来源不同是影响DOC、DON与MBC、MBN相关性差别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