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570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于2010年3月20日至5月20日在7个试点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并对7个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情况和公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51.0%,且混杂率低,适合单独进行生物质能源回收;其他垃圾桶和有毒有害垃圾桶混杂率高,需加强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目前不宜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收费,并需对分类收集...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交通弱势群体的旅游可达问题,通过RBF插值法对秦岭景区大学生的偏好度与公共交通可达度(PTA)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现实偏好度(AP)和潜在偏好度(PP)的高聚集区和低分散区吻合,而其他区域的差异较大,AP呈阶梯状变化而PP分布均衡;②可达性较高区域中的AP与PP吻合,而在较低区域中差异较大;③邻近中心城镇区域中PP与PTA呈正相关,而远离中心城镇区域中两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提高公共交通可达度有助于实现旅游的民生功能.  相似文献   
993.
按照区划原则,中国东部、中部地区是现阶段国家火电NOx总量控制区域,并将国家火电NOx总量控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可持续发展4个阶段。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及阶段性的特点,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环境保护也呈梯度变化的规律。通过对4个阶段特征的归纳与提炼,为国家不同时期总量控制区域范围的划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桥门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过大及产生下挠时,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危害,简要阐述了主梁上拱度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总有机碳(TOC)是土壤、沉积物以及降尘等固体样品的重要指标,对其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13 C)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可能会对测定值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酸处理方式、干燥方式等方面研究了预处理方法对不同类型样品的TOC含量和#13 C值测定的影响。其中酸处理方式选取了盐酸酸化/分离、红外碳硫坩埚、Ag杯直接酸化等三种方式,干燥方式包括加热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等。研究结果显示:酸处理方式对TOC含量测定的影响很大,Ag杯和盐酸酸化/分离未去除残留酸液两组实验所测得TOC含量明显大于其他组,其中降尘样品TOC的损失量可达20%。这种明显的差异可能是样品酸处理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碳(DOC)的损失所造成的。对于#13 C测定来说,该两组实验所测得#13 C相对于其他组略微偏重,其中地表土壤样品偏重约为0.8‰~2‰。另外加热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测定的TOC含量和#13 C值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了挥发性有机物(VOC)对本次实验所选用样品的有机碳分析影响甚微。综合来看,对于不同类型样品,特别是DOC含量高的样品,使用Ag杯的酸处理方式相对比盐酸酸化离心分离酸处理方式能更大限度的保留DOC,使TOC含量和#13 C值的测定较为准确可靠,同时操作起来也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996.
浓度稍稍一动,就从营养元素变成毒物,硒的多少对我们的环境与健康而言都是不能忽视的大事。在我国硒排放日益增加的今天,硒的科学控制需要更早、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7.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 ×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多.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火电厂煤场扬尘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防风抑尘网作为治理煤场扬尘的有效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论述了煤场起尘机理、起尘风速及起尘量估算、煤场扬尘预测模式,综合研究了防风抑尘网起尘机理及抑尘效果,提出了起尘风速及起尘量估算推荐公式、煤场扬尘预测推荐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实测数据,对防风抑尘网抑尘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运行条件下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力停留时间是湿地系统处理效果和水力学优化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通过调节不同的运行条件使湿地得到最优化。鉴于水力效率可以综合分析水力停留时间及分布散度对湿地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进/出水口位置和进水流量下潜流人工湿地的脉冲示踪实验,获得其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计算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相对水力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水口位置在上层(进水口①)和小进水流量(0.050 7 m3/h)的湿地系统因具有较长的平均水力停留时间和较小的分布散度,因此其水力效率最高;各进水口的潜流人工湿地出水口位置在上层(出水口①)的有效体积比和水力效率均最大,这可能与出水口所在的填料层孔隙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叶绿素a遥感反演的关键是建立遥感数据和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关系。本文根据2007年11月在太湖实测的水体反射光谱及实验室分析得到的叶绿素浓度数据,对太湖水体反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687nm附近反射峰位置对叶绿素浓度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太湖水体叶绿素浓度的估测模型中,反射峰位置的指数模型要优于线性模型;叶绿素a浓度与684nm和633nm附近的一阶微分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R’684和R’633所建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的估算精度R2分别达到0.89和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