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海水水质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水质级数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评价的灰色局势决策水质级数,对大连湾海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同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和灰色聚类海水水质级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运算简单,勿求权重,仅由隶属函数即可评价出海水水质分级的模糊性,是一种可行的均权平均型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2.
特种生物标志物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毛细管GC-MS对不同水环境中不同油类的特种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异戊二烯烷烃类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在两个多月的风化过程中不受风化的影响;萜烷和甾烷的某些比值参数在一年的风化过程中(或室内自然放置4年)不受风化的影响。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可以作为风化两个多月的溢油指示物(或指标);萜烷和甾烷比值可以作为风化一年(或室内自然放置4年)的溢油指示物(或指标)。  相似文献   
23.
中国近海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98年8~10月,对中国海域沉积物污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海区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个别近岸海区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其中大连湾、锦州湾、辽河口、珠江口、北海近岸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24.
甾烷作为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寻求重度风化溢油来源指标 ,依据有机地球化学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选定分子量大、水溶性小、抗风化的甾烷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 (或指标 )。将辽河原油等 15种原油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室内和室外模拟风化试验 ,用毛细管GC MS对不同环境 (海水、淡水、沙土等 )中风化 1a后的溢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油种间甾烷及其比值参数差异较大 ,在 1a的风化过程中受风化影响较小 ,可以作为重度风化溢油的指示物 (或指标 )。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毛细管GC -FID测定海洋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方法。用二阶程序升温分离PAHs,保留指数定性 ,内标法定量 ,得出了方法回收率 (6 0 %~ 10 0 % )和仪器检出限。结果表明 ,本法可用于海洋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26.
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GC—FID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气相色谱氢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分析环境溢油,给出了GC-FID鉴别溢油的指示物(或指标)。结果表明,在溢油指示物(或指标)的研究中,气相色谱法(GC-FID)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海洋石油污染与测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对海洋环境中的石油烃来源做了详细的介绍,其主要来源是油轮和航运,约占石油年入海量的46%左右。还讨论了石油入海后的风化,降解和归宿问题。论述了测定烃不同方法的原理以及结果表达的差异性。并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监测的问题和现状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8.
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石油烃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0-97-1991-12期间,监测了黄渤海沿岸经济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计算了沿岸软体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本底值为3.47-19.7mg/kg,用本底值的上限作为评价标准,对沿岸贝类的石油污染状况,按污染程度做了海区划分,结果是大连湾,长江口,锦州湾的经济贝类是石油烃污染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29.
Fuzzy相似优先比鉴别海面溢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海南溢油鉴别的Fuzzy相似优先比模式,提出了油种鉴别的Fuzzy相似优先比置信水平λ↑-的模糊区概念。海面溢油鉴别主要受油种、实验误差和风化的影响。任丘原油风化1个月同其它13种油可鉴别的Fuzzy相似优先比置信水平的范围为0.005819≤λ↑-≤0.04641,大庆原油在海面上风化28d同其它5种油可鉴别的范围为0.1101≤λ↑-≤0.2510。海面溢油鉴别结果表明,本法较指纹谱图辨  相似文献   
30.
论述了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常用技术--过滤、膜分离及化学氧化技术,对炼油污水深度处理进行了中试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对动态砂滤系统、PAN膜处理系统和高级氧化系统处理炼油厂二级排放水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二级排放水经动态砂滤系统和NF纳滤系统处理后,COD、氨氮、SS、硫化物、酚、浊度、总铁等指标均达到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可以回用于循环水场;经PAN膜制成的UF超滤和RO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各种污染物指标和盐类指标都降至微量,且脱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