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102篇 |
基础理论 | 22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针对核电测量规范与工程实际,指出控制测量可优先选用测边网,扩展角度为方向观测值。结合算例,对有效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及提高迭代计算速度进行探讨;特别指出,与经验定权方法不同,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待定点近似坐标取值宜尽可能精确。 相似文献
202.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利用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及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2009~2013年的工业生态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测量了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该效率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江苏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上水平,但地区间差异较大:苏中优于苏南,苏南优于苏北;工业用水、工业用地消耗过多,工业废气排放过量是目前影响江苏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提高城镇化率对江苏省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工业生态效率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3.
204.
岳修志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3,(10):46-47
通过分析企业竞争情报的影响因素,提出现阶段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和实践的十个应用方向,提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发展战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5.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提高,给我国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生活。但是,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能源危机,其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节能发展,这不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要求之一。在我国,汽车燃油所消耗的能源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随着私人车有量的增加,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06.
207.
针对我国低渗透煤储层渗透性差的特点,以超临界CO_2作用后煤的微观成像为基础,构建三维实体模型;考虑煤的热损伤效应,孔隙流体流动及有效应力对渗透规律的影响,利用增透后煤微观孔隙率的变化定义损伤变量,推导出损伤函数关系式,建立超临界CO_2增透煤在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模型,模拟超临界CO_2在低渗透煤层内部的渗流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于煤体各处煤基质和矿物的密度、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参数的不同及其分布的随机性,超临界CO_2注入过程中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均呈现明显的非均匀性;在一定压力和温度超临界CO_2注入过程中,煤体内部各处孔隙、裂隙的变形、开裂以及扩展等的不均一性,使得煤体各处的损伤量不同。在其他注入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增加CO_2的注入时间,有利于提高煤体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208.
晚期渗滤液由于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腐殖质,可生化性差,较难处理。采用特定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晚期渗滤液中的腐殖质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了膜分离腐殖质前后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的变化:渗滤液中腐殖质类物质去除率为90.7%,BOD5/COD值提高了6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总有机物中所占比率提高了约4倍。结果表明,分离腐殖质可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209.
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PSAA)是有效浓度为4~7%的液体,比重大于1.1,pH值为2.0~3.5,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该药剂在通常条件下组分带正电荷,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该药剂的平均分子量可高达200000左右,它对水中带负电荷的胶粒具有电中和作用、吸附压缩双电层作用及吸附架桥作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