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1988年美国加州南海岸盆地的烟雾,又创近10年来仅次于1981年的第2个最差记录。臭氧共有172天超过联邦卫生标堆(每小时平均为120ppb)。最差记录是1981  相似文献   
602.
总论 一、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途径 现代化农业要求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功能(或称高效率)。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途径,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其作用分类主要可归结成以下三方面: (一)环境控制 为了增加生物种群产出而进行的一系列建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所有措  相似文献   
603.
介绍了山西省防震减灾领导组在山西省防灾减灾事业中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思路即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减灾组织.  相似文献   
604.
重庆市路面降雨径流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2010年雨季对重庆市3场降雨时段的地表径流进行采样监测,分析了重庆市路面降雨径流过程特征与降雨强度和降雨间隔时间对不同水质参数初始冲刷的影响,运用多元统计技术区分出路面径流的潜在污染源.结果表明,3场降雨径流的COD、TP和TN的次降雨平均浓度(EMC)分别为60.83~208.03、0.47~1.01和2.07~5.00 mg.L-1,超出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是主要污染物;3次降雨事件中,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均提前或同步于径流量的峰值,并且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多数出现在产流10 min内;重金属Zn、Cu、Pb和Cd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呈锯齿状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区分出路面径流水质的2种潜在污染源:①机动车交通损耗和大气干湿沉降;②城市垃圾.  相似文献   
605.
为深入理解凋落物类型和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小盆+凋落袋控制实验,运用PCR-DGGE技术解析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针叶树种马尾松和湿地松的凋落物分别与白栎、青冈两个阔叶树种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微生物基因型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针叶凋落物中加入阔叶后细菌群落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将所有处理归为一类的相似度达72%,其差异仅表现在马尾松+白栎和湿地松+青冈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16S rDNA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别显著高于单一马尾松和湿地松;2)针叶凋落物中加入阔叶后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单一针叶处理与针阔混合处理间18S rDNA基因泳道带型的相似度只有28%,并且单一马尾松处理土壤18S rDNA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马尾松+白栎和马尾松+青冈,单一湿地松处理土壤18S rDNA的丰富度也显著高于湿地松+白栎和湿地松+青冈,多样性显著高于湿地松+白栎处理;3)土壤真菌18S rDNA的丰富度与凋落物初始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凋落物初始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针叶凋落物中引入阔叶凋落物后,增加了凋落物中N的比重,C的比重则下降,显著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606.
二噁英可在环境中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发现二噁英以来,各国学者针对二噁英排放控制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化学抑制剂可从根源上抑制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现有控制策略,指出采用抑制剂的优越性;综述了二噁英抑制剂种类及抑制机理,包括常用的氮基/硫基抑制剂、碱性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并特别阐述了新型磷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各类抑制剂在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思路。而实际焚烧工况复杂多变、抑制剂对二噁英的控制效果不稳定,难以达到小试实验效果,因此抑制剂在实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仍需深入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607.
我国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云 《环境保护》2016,(19):39-44
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在我国通常称为废品,本文选取生活垃圾中典型可回收物如废纸、废塑料等,分析了我国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水平,并与欧盟、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可回收物回收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认为,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消费水平不同等因素,我国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被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