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1986年6月2日零时三十分,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拓一煤矿振兴井,在掘进回风巷道 头放炮时,崩穿老窿,沟通水库,造成四个乡镇煤矿被淹,死亡45人,伤13人。这是建国以来江西省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穿水事故。 这起事故是由于严重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65条关于“禁止在河滩、堤坝、桥梁附近及水体下面开办社、队矿山”的规定,在洪塘水库下开拓井巷工程造成的,属于严重的责任事故。 事故主要责任者,主管上塘镇工业的副镇长张德荣,在审查振兴井设计方案时,无视国家矿山安全法规,同意了错误的建井方案。在原方案无法实施时,又继而同意了…  相似文献   
162.
氨是一种无色并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低毒类气体,呈硷性。它的熔点很低,在零下77.7摄氏度即可熔化成液体,在零下33.5摄氏度就可沸腾。当然,在常温下用加压的方法亦可容易地使其液化成无色液体。由于氨的这些理化特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生产或接触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当氨水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3%硼酸水洗,然后滴可的松和氯霉素眼药水,最后涂金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并要到医院检查。对氨水引起的皮肤灼伤,也须及早处理。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硼酸熔液洗涤,然后按一般灼伤处理。预防氨引起…  相似文献   
163.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施策、有效应对,系统防范、协调联动”的总体思想,紧贴“查、改、防、练、救”环节,推进建设集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和数据支撑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4.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供给间断和需求下滑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多式联运网络组织为对象,利用网络拓扑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风险传导效应测度的分析模型,通过对节点重要度和风险扩散阈值的计算,研究不同初始故障点的风险传染效应,揭示多式联运网络风险的传导机理.首先,对多式联运网络中风险形成的本质进行阐述;接着,利用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性质建立了风险传导扩散模型,从节点重要度的测度、风险传递速度和网络组织受染阈值3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影响下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导致偏离预期目标后耦合突变产生风险,风险扩散的程度受到风险传导能量和速度的影响,而关键节点遭受风险传导效应比其他节点产生的效能更大,节点间传导概率和节点自身恢复能力决定了传导效能.最后,以12个经济主体构成的多式联运网络组织进行数值分析,测算后的结果为N12的节点重要度最大,风险传递速度为0.58,整个网络受染风险的阈值R为0.18.提出通过判断控制关键节点、削弱风险源的传导路径、提升节点自我恢复能力,可以降低风险在多式联运网络的扩散程度.  相似文献   
165.
核电站废离子交换树脂微波干燥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核电站产生的废树脂,大多数采用暂存或水泥固化方法,但水泥固化增容比达4.8~5.2。桶内干燥工艺以其工艺简单,减容比大等优点,已在国外核电站得到应用。微波干燥具有由内向外的干燥特点。据报道,微波干燥废树脂的减容比可达5。用微波作为热源,在桶内干燥条件下对核电厂产生的废树脂开展了可行性研究。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初始含水率50%左右的树脂,干燥后的含水率均小于10%,减容比为1.5~2。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废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6.
三峡蓄水后长江口凤鲚汛期生物学特征及捕捞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长江南支南门至新河水域、北港水域和圆沙至九段沙水域设置调查断面,对三峡蓄水后(2003~2011年)长江口凤鲚汛期生物学特征、渔汛特征及捕捞量进行了持续调查,并将之与蓄水前(1997~2002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调查期内凤鲚汛期绝对怀卵量变幅为3 404~26 850粒,平均为11 554粒;相对怀卵量变幅为347~1 582粒/g,平均为783粒/g;卵径变幅为0.53~1.06mm,平均为0.78mm。凤鲚全长变幅为139~155mm,平均为146mm;体长变幅为123~137mm,平均为129mm;体重变幅为12.0~15.8g,平均为13.6g;丰满度系数变幅为0.387~0.466,平均为0.442。2003~2011年凤鲚全长小于140mm的个体所占比例均值为36.91%,140~180mm的个体占比为57.06%;体重小于12g的个体占比为39.57%,12~20g的个体占比为45.34%。长江口凤鲚渔汛出现时水温通常介于17℃~20℃,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为旺汛期,各年5月捕捞量占比变幅为30.59%~83.76%,平均为61.17%。调查期间长江口凤鲚汛期捕捞船数量变幅为63~278艘,平均为141艘;单船全汛捕捞量变幅为367.9~5 023.5kg,平均为2 441.2kg;汛期总捕捞量变幅为23.2~1 256.9t,平均为422.3t。三峡蓄水后长江口凤鲚渔获规格和捕捞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历史记录相比,其资源几近枯竭,捕捞价值基本丧失。建议立即对凤鲚实施禁捕,并尽快建立繁殖场和越冬场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7.
随着四大热电中心的建成投产,北京市完成了由燃机替代煤机的转变,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清洁能源发电供热。2013年北京市碳市场启动运行,给刚起步的燃气供热机组运行赋予了更广阔和更深远的意义;2017年12月19日,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北京市热电行业低碳运行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以燃气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提出燃气热电联产机组清洁、高效、低碳运行方式,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北京乃至全国热电行业低碳运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8.
互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变电站设备,针对目前在一些变电站中出现互感器的硅橡胶绝缘护套表层出现粉化现象,而又无法进行整体更换的情况,本文试图以现有的RTV防污闪涂料作为修复涂层来对互感器伞套进行补强,认为在RTV涂料的性能互感器运行要求的前提下,RTV涂料与互感器硅橡胶伞套的粘接性能应当是最重要的性能。基于这一想法,本文对RTV涂料与互感器伞套的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采取正确施工工艺的前提下,RTV防污闪涂料能够用于对互感器伞套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9.
本文针对近年来出现在一些变电站SF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液体硅橡胶绝缘护套出现龟裂老化这一现象,对发生老化的硅橡胶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试验,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热失重等手段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变化。研究发现老化后的液体硅橡胶中Si-C、Si-O官能团和Si、C、O元素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且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规律,老化越严重,Si-C键含量越少,C元素的含量越少,O元素含量越多。本文认为,用官能团含量、元素相对含量可以准确地表征液体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程度。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液体硅橡胶进行的憎水性、耐漏电起痕性能的试验也证实了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0.
在临界起爆能和高起爆能条件下,对装填碳纤维含量分别为6.5%、8.0%、9.5%和 11.0%球形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的油箱进行等效静爆试验,探究球形非金属阻隔防爆材 料中碳纤维含量对其防爆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热成像仪、高速摄像机分别记录油箱爆 炸火球的温度场参数及爆炸过程,并与未填装阻隔防爆材料的油箱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在临界起爆能条件下,装填4种材料的油箱均有一定阻燃防爆效果,油箱爆炸产 生的燃料云团面积有依次减小的趋势;在高起爆能量条件下,4种材料的外场防爆性能 分数分别为16.93、22.04、32.51、94.18,材料的防爆能力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 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