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苯胺在铂电极上不同浓度、pH值和不同扫描速率等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出现明显的氧化峰而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没有;在循环初期只有1个氧化峰,峰电势Ep≈1.0V,随着扫描的进行出现2个氧化峰,Ep≈1.0V,0.5V。  相似文献   
22.
为减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采用事故统计分析、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方法获取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从组织、个人、外在环境、设备4个方面建立不安全行为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原理,将预警指标作为网络输入,不安全行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4种状态作为网络输出,进而设计编制预警问卷...  相似文献   
23.
该文选取镉(Cd)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淹水条件下外源添加不同比例的油菜秸秆腐解滤出物对镉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培养时间的延长(0~60 d),0.5%、1.0%、2.0%滤出液(分别相当于半量、全量和2倍量秸秆还田)添加下交换态Cd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碳酸盐结合态Cd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含量先上升后降低;培养结束后,交换态Cd和碳酸盐结合态Cd分别较对照上升了126.15%~216.37%、26.37%~95.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分别较对照下降了26.37%~95.5%与4.84%~33.89%,残渣态Cd较对照下降了23.93%~47.22%。秸秆腐解滤出液提升土壤交换态Cd含量的效果随滤液添加量增加而不断增大,但其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20~60 d间。有效态Cd(交换态Cd和碳酸盐结合态Cd)含量在培养结束后较对照显著上升,不可利用态Cd(残渣态Cd)含量在整个培养期内变化较小,有效态Cd与潜在有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体现在交换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之间,有机结合态Cd与交换态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对电催化氧化和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的UV扫描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在苯酚的氧化降解反应过程中,都有对紫外光有吸收的中间体生成;对吸光度峰值随降解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NLSF),发现溶液的相对吸光度峰值的衰减均符合表观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相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0)分别为(0.0051±0.0005)min-1和(0.0052±0.0003)min-1;但超声波对电催化降解苯酚的速度和效果并无显著影响.同时GC-MS也检测到苯酚超声辅助电催化氧化降解60 min后,发现除苯酚仍然存在外,还有中间产物苯酚乙酸酯、甲酸、乙酸,从而证实苯酚在羟基自由基作用下,开环氧化降解生成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物,最后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25.
苯酚环境模拟水相的铂电极电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电化学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要点和测控方法,以苯酚作为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自行设计组装了循环伏安系统.考察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特性,并结合恒电位条件下的电解行为,推测了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速率受电极材料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苯酚在电解过程中受中间产物对电极界面的极化效应明显,在铂电极上观察到聚合物覆盖现象.建议在有机物的电化学处理过程中应采用精密在线测量控制手段,提供及时合适的电压电流条件,使得各环节在速率方面达到平衡,防止和减缓聚合物的极化影响,以促进有机物的有效矿化或分离.  相似文献   
26.
浮岛植物净化水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人工浮岛对模拟滞流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并比较了五种浮岛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结果显示,处理7d左右水体TN、NH3-N、TP和COD去除率迅速增加,透明度显著增大,延长处理时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但植物根系分泌物会增加水体的色度.经45 d处理,鸢尾对TN、NH3-N、TP和COD等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
正听力是上苍赐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若听力丧失,则将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对人而言,不需要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噪声能致人耳聋,并诱发各种疾病,降低劳动生产率。本文通过分析机械设备的噪音音频、等效噪音、叠加噪音、噪音产生部位和/或工艺,并同时分析噪音通过空气等传播的原理,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制定有效及经济的工程技术措施,将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通过转化为空气热能实现能量衰减,从而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风电运维人员安全行为水平,在独立性、完备性、梯度性、可行性原则的前提下,从人因、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监督管理、信息沟通5个方面建立行为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取行为安全预警数据,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15-10-1”结构的行为安全预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训练测试问卷数据。结果表明:构建的行为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FOA-BP神经网络模型有较强的预警能力,能够预测风电运维人员的行为安全风险。测试后,模型能实现较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29.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光学探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物的形成、转化、输送和演变过程具有极强的时空相关性,研究和发展能适用于多组分环境污染物的快速、实时、动态监测技术是科学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光谱学原理的环境监测技术,由于其具有非接触、无采样、高灵敏度、大范围快速监测等特点,是国际上环境监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气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针对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车载走航、机载观测地基遥感和卫星遥感观测,综合运用大气环境监测网以及超级站等观测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光学特性、环境气象信息等演变规律,从而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光谱学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区域大气和全球环境状况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0.
镉—碘化钾—罗丹明6G—阿拉伯胶高灵敏显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镉(Ⅱ)-碘化钾-罗丹明6G-阿拉伯胶体系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提出直接在水溶液中光度测定痕量镉的高灵敏度方法.缔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1×10~6L·mol~(-1)·m~(-1).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影响,许多常见离子均不干扰镉的测定.本法用于测定小麦、人发及水中的痕量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