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1.
MnO2负载树脂的制备及对As(V)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大孔和DH302 2种MnO2的负载树脂。并用SEM、EDS手段表征了负载树脂,实验了负载MnO2后树脂对As(V)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负载树脂对As(V)的去除效果比原树脂有很大提高;吸附As(V)后的2种负载树脂,均能较好地解吸并可重新用于对As(V)的吸附实验。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铁还原法的反应机理,以及在各种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铁还原法能大量去除工业废水中的色度、COD,提高B/C比,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33.
祭祀     
清明,既是传统古老的节日,又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说其古老,相传清明节是由晋文公为纪念有功之臣介子推确立的寒食节演变而来,据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说其现代文明,是与当今孝德工程相得益彰,作为晚辈既要对健在的老人尽到孝心,又不能忘记已故的祖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喧染的大概就是清明节这种特殊的气氛吧。  相似文献   
34.
过滤是废水处理操作单元之一,目的是截留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包括胶体粒子、细菌、各种浮游生物、乳化油等,从而降低废水的浊度、COD等。论文是依据过滤—反冲洗的实验装置,通过测定不同滤速下模拟废水的水质指标,得到其实验装置滤速为9m/h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5.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  相似文献   
36.
模糊数学在湟水流域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模糊数学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影响聚乙烯燃气管道漏气的薄弱部位及原因,为建立聚乙烯燃气管道安全服役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提供实际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归纳某城市聚乙烯燃气管道实际应用中的290例漏气案例,从失效薄弱部位、服役年限、月份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聚乙烯燃气管道发生漏气的主要原因。结果 PE燃气管道安全服役的钢塑转换、套袖、焊接位置等连接位置是聚乙烯燃气管道服役的薄弱部位,服役年限与漏气案例比例成正比,且各部位的敏感月份相差较大。影响管道服役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应力长期耦合作用和外力突发作用。结论 土壤环境中存在的有机酸介质会加速管道老化,特别是对于施工等带来的固有薄弱缺陷、外界因素带来的表面损伤、应力集中等,在土壤服役环境中化学介质、温度、运行压力的耦合作用下,管道性能大大下降,产生漏气事故,给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不同水文情景下白洋淀水体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基于水质调查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水体水质因子分析、好氧反硝化菌群α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和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水体呈弱碱性,丰水期水体T最高,DO最低,冰封期T最低,DO最高.白洋淀水体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和冰封期下NH4+-N、NO2--N、NO3 --N、TN、高锰酸盐指数、Fe和Mn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其中TP在不同水文情景下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不同水文情景下水体中最大的细菌门类为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eromonasPseudomonasAzospirillumBradyrhizobium.此外,好氧反硝化菌群的α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冰封期菌群丰富度最高,枯水期和冰封期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经RDA、Mantel分析,菌群的水质驱动因子在不同水文情景下有所差异,枯水期菌群的水质驱动因子为pH、NO3--N、NO2--N和高锰酸盐指数,丰水期菌群的驱动因子为pH、T、DO、NO2--N和TP,平水期的驱动因子为NO2--N、Fe和高锰酸盐指数,冰封期菌群的驱动因子为NO3--N和NO2--N.网络分析表明与水质驱动因子相关的物种存在时间差异,枯水期与水质驱动因子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eromonasAzoarcus,与丰水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PseudomonasAeromonas,与平水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PseudomonasLimnohabitans,与冰封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zoarcusPseudomonas.不同水文情景关键水质因子(主要是T、DO、NO3--N和高锰酸盐指数)与好氧反硝化菌群之间的关联关系,随着时间演变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综上,通过对不同水文情景下白洋淀水体好氧反硝化菌群演变特征及环境因子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可为认识天然环境中好氧反硝化菌群演变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釜溪河为沱江一级支流,在自贡城区段设有国考碳研所断面。收集碳研所断面近10年来水质自动站数据,分析溶解氧(DO)变化特征,采样调查釜溪河自贡城区段水质及河道底泥污染状况,采用相关性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分析釜溪河自贡城区段溶解氧分布特征及碳研所断面季节性低氧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碳研所断面的溶解氧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呈现春末夏初最低,白天高晚上低的特征。釜溪河碳研所断面河水耗氧类污染物质量浓度较沱江流域内其他断面高,耗氧强度较大,溶解氧质量浓度较沱江流域其他断面偏低;其次,研究河段中釜溪河污水厂以下河段受污水厂低氧水排入和金子凼堰底层低氧水下泄影响,其溶解氧水平整体较污水厂以上河段低;最后,河段底泥有机质含量较高,春夏季气温升高将导致微生物分解活性增强大量消耗溶解氧,同时,闸坝和外来水体排入的水文扰动造成污水厂以下河段水温梯度弱,表层溶解氧易受底层低氧水影响,促使断面形成季节性低氧现象。溶解氧预测模型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温度变化和垂向温度梯度弱是碳研所断面溶解氧质量浓度季节性偏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原水水质对输水管道硝化作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配制水样模拟Ⅱ类、Ⅲ类和劣Ⅴ类地表水,利用管道模拟反应器研究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输水管道中硝化作用的形成及对输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中氨氮(NH4+-N)及溶解氧(DO)含量对NH4+-N去除均有一定影响,DO充足时,去除率随原水中NH4+-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DO浓度低时,DO成为影响NH4+-N去除的主要因素;原水NH4+-N含量对运行初期NO2--N积累有重要影响,NH4+-N含量越高,NO2--N积累量越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反应器中AOB数量主要受原水NH4+-N浓度的影响,随NH4+-N浓度升高而增加;NOB数量受NH4+-N和DO浓度的双重影响,DO含量低会抑制NOB活性,使NOB数量减少,导致NO2--N积累;输水管道中的硝化作用是水中及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物膜中硝化细菌存在水平高,其硝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