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国家的立法资源很宝贵,公众对立法的质量期望值又很高,因此不能为了增加法律的数量而制定法律.国家只能制定那些紧缺的而且能够保证质量和实施效果的法律, <海岛保护法>的制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不可持续的"代价"发展 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资本,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力等显性的因素,还包括组织这些显性因素,保障其作用发挥的隐性因素,比如立法,比如制度、规范、秩序、民主体制等等……一些学者称它们为制度资本(或制度化资本).  相似文献   
13.
常纪文 《环境》2006,(5):8-8
现代工业存在高污染的风险,因此在我国早就实行了环境污染损害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即使造成污染损害的企业没有过错,只要不是法律所认可的不可抗力等免责现象存在,就应当对所有的损害承担全部的填补民事责任.对于生活和生产困难的,可以基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以去年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为例,一些个人和单位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从而引发了关于法学界关于几个环境法律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18年5月18—1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十九大后在全国形成强大生态文明共识基础上全党和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其成功召开,将开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本文梳理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实效和经验,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中国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在新时代的新阶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内容、方法等做出了理论阐释和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识别了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界定过窄,资源利用主导思维干扰了野生动物保护,缺乏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安全的足够重视。(2)由于现行野生动物保护立法、执法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导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交易市场长期混乱,甚至成为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洗白工具"。(3)社会公众群体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意识淡薄,全民参与和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实施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平等、文明、和谐相处,建议:(1)树立尊重野生动物物种生存权、人与野生动物文明和谐相处的理念,摒弃野生动物资源利用观,重构人与野生动物平等共存关系。(2)清晰界定野生动物法律定义,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围绕捕猎、繁育、运输、储存、转让、食用等环节,全面、科学、精准地构建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3)立足于全面保护野生动物,严格禁止滥食滥用野生动物和过度商业化利用,实行野生动物保护利用特许制度,并大幅提高标准严格控制交易和利用,建立职责清晰的执法监管和惩治体系。(4)建立最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公众参与和司法治理体系,实施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猎杀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引导公众建立爱护保护野生动物、不食不用野生动物的文明行为,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野生动物的文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地位、工作目标和法律要求,规定部门职责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属性与交易机制,分解工作目标并开展评价考核,彰显国家应对气候的法治决心,亟须制定综合性基础法律——应对气候变化法。该法的制定已具备充足的研究起草基础和下位法支撑,建议尽快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并启动《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本文建议,将低碳发展和碳排放达峰、碳中和等纳入立法目的,设立总则、规划与标准、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管理和监督、国际合作、法律责任、附则八章,合理设立规范重点。健全统一监管与部门分工负责的体制和基金筹集、市场交易、社会共治等机制,全面构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制度体系,部署国际协商与合作措施,设置地方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对违法行为规定罚则。  相似文献   
17.
伴随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使用和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化学品物质,数量和种类都在大幅度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现行立法存在较大缺失,国内尚没有一部效力等级较高的行政法规或法律对化学品的环境危害建立基于科学评价的风险预防和控制体系.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化学品环境危害的形势,分析了我国现行化学品管理法规体系对于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存在的不足,以及开展化学品环境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立法工作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8.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和专业监管的分立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促进简政放权,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管理,克服监管盲点,提升综合保护绩效,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设立专门机构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规定了改革依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奠定了工作基础;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绿色GDP核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结合起来,促进改革的系统化和连贯化;建议在国家和省、市成立三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在部分区域和流域派驻机构。为保障改革的实施,需界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及所有权、监管权的角色和权限;改革生态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资源有偿利用等制度;明晰流域与属地的权力(利)关系;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和生态环保党政同责的关系;重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费的关系;规定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原则、体制、制度和责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单、权利清单和管理信息平台;厘清各方权利边界和监管边界,建立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市场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水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市场化的进程中,建立怎样的投资,收费与运营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考察日本,法国,美国等国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案例:2001年4月10日,浙江省环保局作出《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环项建[2001]65号),原则同意《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结论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提出"滨海新区建成后我局将组织环保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