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生态文明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生态文明专门党内法规及相关党内法规对生态文明的规定得到丰富和发展。但由于建设时间短,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生态文明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存在相关党内法规制定的规范性和权限的明确性不够、法规的系统性和体系的层次性不够、条文的清晰性和规范的可操作性不够、适用的涵盖性和内外的衔接性不够等问题。为此本文建议:①统筹规划,开展生态文明党内法规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建设;②重点建设,分级分领域制修订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专门党内法规;③全面融入,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改革要求分解到各级各类党内法规中;④厘清关系,加强与国家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  相似文献   
62.
中国土壤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在立法形式上存在分散立法、附属立法、立法层级较低等缺陷.在立法内容上存在重复立法较多、立法冲突、原则立法过多、可操作性差、基本法律制度没有建立等缺陷。现有的土壤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相关法律规定分散且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能满足中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3.
完善法律规制,培育环境友好型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纪文  焦一多 《绿叶》2015,(3):67-72
在人口总量少、生产不发达、物质不丰富的时代,"山珍野味"进入食文化有其必然性。而现代社会,随着人口增长、开发面积扩大,一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变得刻不容缓。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生态文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更多重视,但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一些制度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客观需要。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让禁食野生动物成为新风尚,让环境友好型食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植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4.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环境公益诉讼备受关注。无论是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还是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均首次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予以确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应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7月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公布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环境公益诉讼迎来新的篇章。但是,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虽优势明显,却任重道远,相关制度与机制仍在试点与完善之中。因此,本文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以对此问题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5.
建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基础上,尽快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扩大该法保护范围,规定食用黑名单和利用例外的白名单,建立禁止捕猎、繁育、转让、运输野生动物名录的制度,强制全民形成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环境友好型饮食方式;对该名录制度的设计,建议围绕捕猎、繁育、运输、储存、转让、食用等环节全链条地构建;建立执法考核、有奖举报、行政公益诉讼等制度,加强行政、社会和司法监督。对于违法者,在"法律责任"部分增设罚款和行政拘留的法律责任。此外,还要修改《刑法》,增设非法捕猎、繁育、运输、储存、转让、购买、食用野生动物罪。  相似文献   
66.
推行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国内各地逐渐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虽然各地的垃圾分类相关立法已有所建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是,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还未达到政府宣传、公众预期的效果,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垃圾分类专门法律。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需求,分析了现有立法的缺陷和改进思路,并从立法制定与修改、体制创新与健全、制度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等四方面对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常纪文 《绿叶》2008,(8):92-95
从应急成效来看,通过汶川抗震救灾可以看出,中国的环境应急立法,对于控制灾区的水环境污染和保障饮用水供应成效卓越。但是,汶川大地震是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很多方面已经出乎立法者的预料,对于救灾赈灾和灾后重建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应予以重视,努力寻找体制、制度和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参考国内外成功的救灾实践,完善中国的应急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68.
为了预防公共卫生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2月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通过黑名单和白名单明确了禁食野生动物范围和可食动物范围、人工繁育的特殊情形,从猎捕、交易、运输、食用环节全过程开展监管和协调执法。本文深入剖析了《决定》出台的意义和目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并提出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措施建议。建议科学制定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和国家水产品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立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和违法举报平台,建立执法考核制度和问责办法;持续提供相应保障;加强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69.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环境保护形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环境污染物总体上仍然处于高位排放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十三五”末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基于此,未来五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机遇.在环境保护投资和环境保护产业方面,针对末端污染治理的设备制造和设施投资、针对前端的污染替代和化石燃料替代的相关产业、针对终端消费者的绿色产业都会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企业发展不平衡、融资能力的差异以及核心技术发展缓慢,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环境保护产业对GDP的增长不存在指数性爆发的可能.环境治理模式可能有更大的突破,须走风险预防、社会监督、源头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实现从总量控制到总量与质量双重控制的发展.在监管体制的改革方面,应当注重实效和抓手.  相似文献   
70.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对策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环境资源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笔者结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从政府行为,经济技术,市场,社会等方面对目前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全面规范化的环境资源管理思想和一些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