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国内几个主要钢厂焦化废水处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概况云锡矿床为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上部为土状氧化矿,下部为坚硬致密的硫化矿。矿体产状复杂,零星分散。上盘为大理岩,夹一些白云岩,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溶洞较多,渗透性好。下盘为花岗岩,裂隙不发育,不透水。氧化矿多采用方框进路的分层崩落法,硫化矿多用小中段空场法开采。云锡各矿都有上百年开采历史。范围广,井下四通八达,巷道总长2200余公里。采空区总数达数百个,总体积约1~2千万米~3 ,多已塌陷,部分塌陷至地表。属矽尘危害较小的矿山。长期以来,基  相似文献   
53.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长江上游森林林冠截留量与林分郁闭度呈正相关,当亚高山冷杉林的林分郁闭度为0.7时(5~7月),平均截留率为24%,当郁闭度在0.3时(5~7月),平均截留率降为9.5%;从枯落物持水量来看,箭竹冷杉林最大(6.0mm),藓类冷杉林最小(2.8mm),主要因为前者有较多的落叶伴生树种和灌木。岷江冷杉原始林的土壤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苔藓层最大持水量比皆伐后形成的其他森林类型要大2.3~17.2倍,从而具有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初步结论是,森林大流域的年径流量常常大于少林或无林流域的径流量;不同采伐强度径流量比较是皆伐迹地>择伐迹地>原始森林。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蒸发散研究比较显示,长江上游森林的相对蒸散率较低,为30%~40%,这主要是由于海拔较高,降水量大所致。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讨论了海洋沉积物的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REE进入海洋碳酸盐相的机理是吸附作用。认为海相碳酸盐的铈异常可作为判别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一种指示剂:大约在54Ma前,南大西洋海水由还原环境变为氧化环境(类似于现代海洋的氧化还原环境)。这一变化与大西洋海水循环的改善有关。本文讨论了安哥拉海盆较老泥质沉积岩(OSAB)和安哥拉海盆较年轻沉积岩(YSAB)的铕异常及其可能的源岩。证明不同源岩的REE充分混合和不同大陆(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地壳的平均组成具有均一性。  相似文献   
55.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5,自引:2,他引:75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状况,运用软系统方法(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SE)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其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了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撑,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6.
采用酶底物法测定地表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稳定,与多管发酵法相比,两种方法具有强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7.
室内氨气污染的净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近几年 ,由于建筑施工使用含氨的添加剂和使用室内装饰材料 ,造成现代建筑物室内氨气 (NH3)污染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采用改性的吸附材料 ,在管道系统和封闭空间两种不同工况条件下 ,对以改性吸附剂做吸附材料的氨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性能的评价 ,为室内氨气污染的净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8.
钻木取火,曾是人类走向时划时代文明的开端,从火药的发明到火箭的升天,从人们的生活到社会的生产,火——能源的始祖,既服服贴贴又轰轰烈烈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它毕竟如同一头驯化不久的雄狮,稍有机遇,也会“返祖”,暴虐无情。惊闻火灾频生,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59.
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冷水江锑矿区4个采样点土壤和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矿区生长的5种优势植物对Sb、As、Cd、Pb、Cu和Zn的的吸收与富集能力及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Sb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As的污染。5种优势植物淡竹叶、苎麻、芒草、狗尾草和白背叶体内Sb、As的含量都超过正常范围,具有修复矿区土壤Sb、As污染的潜力。其中苎麻对S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满足Sb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芒草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基于生物沸石复合滤料的间歇式脱氮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庆承松  鲍韬  陈天虎  陈冬  谢晶晶 《环境科学》2012,33(12):4380-4386
以粒径0.15~0.18 mm的天然沸石粉为主要原料,水泥为黏结剂,制备出粒径4~8 mm的沸石复合滤料(ZCF).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空隙率、表观密度、强度等性能测试.优化出复合滤料中m(沸石粉):m(水泥)=7:3,自然条件下养护15 d.利用该ZCF装填实验柱,完成硝化微生物挂膜培养,然后进行间歇式脱氮水处理动态实验,间歇式运行周期分为吸附、生物再生、淋洗共3个阶段.采用上流式进水吸附脱氮,以NH4+-N浓度低于2 mg·L-1为出水标准,出水超标后,排空实验柱中水,鼓风生物再生,用水淋洗滤料后重复沸石吸附-生物再生循环,淋洗液单独进行反硝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验条件下间歇式运行最佳的周期为:吸附5 d,鼓风生物再生24 h,NH4+-N平均去除率为87.7%,TN平均去除率达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